寄怀辛眉

空山霜气深,落月千里阴。

之子未高卧,相思共此心。

一夜梧桐老,闻君江上琴。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寂静而深沉的秋夜画面。"空山霜气深",寥寥数语便勾勒出山中寒意浓厚,霜气弥漫的景象,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静谧。"落月千里阴"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阴冷和辽阔,仿佛连月亮也带着凄凉的光辉。

"之子未高卧"中的"之子"是对友人的昵称,诗人借此表达对朋友深夜未眠的关切,"相思共此心"则直接抒发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深思念之情,两人心意相通,即使相隔千里,也无法阻隔这份情感的交流。

"一夜梧桐老"通过梧桐树的变化,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岁月的沧桑,同时也寓言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经受的世事变迁。最后一句"闻君江上琴",以江上传来的琴声作为结句,既传达了对友人的牵挂,又借音乐传递了他们之间跨越空间的心灵共鸣。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寓情,语言简洁,情感真挚,展现了王闿运深厚的古典文学功底和对友情的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112)

王闿运(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又字壬父,世称湘绮先生。曾任肃顺家庭教师,后入曾国藩幕府。1880年入川,主持成都尊经书院。后主讲于长沙思贤讲舍、衡州船山书院、南昌高等学堂。授翰林院检讨,加侍读衔。辛亥革命后任清史馆馆长。著有《湘绮楼诗集、文集、日记》等

  • 字:壬秋
  • 号:湘绮
  • 籍贯:咸丰二年(1852)举
  • 生卒年:kǎi)运(1833—1916

相关古诗词

春社日往邵阳道中杂诗(其一)

作客真成计,逢春定别家。

故园风过柳,残月夜依花。

岐路马犹顾,轻波鸥自斜。

离心共芳草,著处便天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春社日往邵阳道中杂诗(其二)

细路引沙圻,墟人趁夕晖。

烟深镫影大,舟泊水声微。

晚渡争操楫,春寒懒换衣。

垂杨最关客,迎送总依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送蔡与循

晓色初明白马嘶,北岩雨霁秋鸦啼。

相逢十日正堪别,门前枯柳几人折。

西风吹水浮马蹄,东阡南陌无端倪。

樵人自问下山路,归客今过青岭西。

五年相识干戈后,往往空村共杯酒。

近闻下诏徵贤良,与子才名在人口。

田舍老翁莫论事,洛阳狂生长太息。

拂衣徒步且归来,看剑纵横泪沾臆。

城头画角萧疏鸣,舍傍秋草昼夜生。

驱车莫作远游赋,悲歌聊拟少年行。

昨夜微霜入罗幕,美人独梦锦衾薄。

陵上桂枝风下零,月里松子衣前落。

仙女山中红树深,相思咫尺碧山阴。

斜阳寂寂石林气,云冷烟空何处寻。

形式: 古风

与循行日同送陈希唐令弟泛舟下湘别于明冈渡口余骑送与循至石弯归行涓岸复遇陈舟遥语而别

清秋风日宜别离,石弯双折垂杨枝。

醉把金鞭入红树,坐看孤棹出青溪。

溪回路转秋烟烧,咫尺千重隔芳峤。

马上相逢舟上人,遥遥语笑风吹到。

道旁回首各东西,客子经过意不迷。

芦洲碧水随秋雁,茅屋炊烟闻午鸡。

云山十日同游衍,云林几曲仍相见。

别后谁言即歧路,归来孤坐怀清晏。

高楼寂寞向黄昏,独想行舟拂月痕。

空江夜泊亲渔火,微路潜行度石门。

秋山远近寻烟树,迢迢自作怀人句。

晚津骄马渡频嘶,长记停鞍送君处。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