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熊子嘏(其二)

借书每日见辛勤,自说家藏付当然。

乱后山川辉润少,要思人力可回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与熊子嘏(其二)》由清代诗人林旭所作,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勤奋读书和珍惜资源的深刻思考。

首句“借书每日见辛勤”,描绘了主人公每日借阅书籍的场景,表现了其勤奋好学的精神面貌。借书之勤,不仅体现了个人对知识的渴望,也反映了在特定时代背景下获取知识的不易。

次句“自说家藏付当然”,则转而谈论到家庭藏书的重要性。这里的“当然”二字,既表达了对家藏书籍价值的认可,也暗示了在物质匮乏的时代,书籍成为了精神财富的象征,是知识传承和文化积累的重要载体。

第三句“乱后山川辉润少”,将视角转向自然景观的变化,通过“乱后”一词,点明了社会动荡之后,原本生机勃勃的山川变得黯淡无光。这一句不仅描绘了自然环境的变迁,也暗喻了社会秩序的混乱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

最后一句“要思人力可回天”,则是全诗的主旨所在。它强调了人的力量在面对自然和社会变化时的作用,鼓励人们相信通过不懈努力,可以改变现状,恢复往日的辉煌。这不仅是对自然环境的期待,更是对社会秩序重建的信念。

整首诗以借书、家藏、山川变化为线索,巧妙地融入了对勤奋学习、珍惜资源、以及在逆境中寻求改变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202)

林旭(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与熊子嘏(其三)

兄事深欣长五年,处君当复许相镌。

诗人元与穷人异,自致昂藏莫可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马房沟

昨日老子山,雨打又风吹。

今日高邮湖,过湖日未迟。

雨气化为烟,何处露筋祠。

金葩扬翠盖,空中见参差。

径行忘混漾,难进惭逶迤。

新蝉第一声,欣然得闻之。

浅浅绿铺褥,高高青垂帷。

霞光由外铄,倒蘸水之湄。

蓝滑如泼油,红艳如凝脂。

扪之不著手,脚踏趺爬龟。

千载苧萝溪,人言浴西施。

扬州夸佳丽,此理信可推。

如何杀风景,火轮衷而驰。

何殊铁如意,打碎赤琉璃。

刀劙织女锦,车裂文君肌。

抇泥断萍根,吹灰黏柳须。

惭极急遁去,犬吠非关谁。

湖光挟堤树,苦苦远相随。

清丽与幽淡,万状难具辞。

仍为诗人贶,不同湖寇追。

柁楼得晚饭,新月正如规。

焚楮舟谢神,鸣锣官税釐。

荷香不见花,暗里勾我诗。

风浪一回首,既往亦勿思。

形式: 古风

洪泽湖遇风

清晨过龟山,水势凌日盛。

突兀淮渎祠,空影浮相映。

我思无支祈,何得窃权柄。

古后逭其诛,后世及以政。

夏鼎民可知,鲁囚吾不敬。

廿里老子山,私念未及竟。

大风翻然起,天水势一迸。

长桅势忽倾,连舫声相并。

有力皆上掀,无雷欲下轰。

南辕折不回,退鹢旋复迎。

众喊张臂持,万沤陷胸迸。

竭力乃抛锚,遇浪如碰钉。

鼓轮就浅濑,牵绳依幽屏。

船身顿而蹶,蟆腹号以膨。

激石居未安,得雨势益横。

家人吐狼藉,水鸟飞觇矎。

我心知其故,且卧待起定。

召寇固有因,论理亦太横。

欹枕久不宁,搴帷若有侦。

何物类狝猴,跳踉赤臂胫。

大笑至口耳,其语乃可听。

轻薄神所羞,冯暴尔何轻。

但遣稽程期,未至忧性命。

寓老启方幼,威福惟予正。

庚辰与童律,不用且久病。

世人不悟此,辄思与我竞。

大鹏犯天盖,长鲸搅海镜。

以予较之彼,犹自羞陷阱。

迁贸诩器利,矜盈谓气劲。

一败遂为羞,大福至不更。

无乃过棼云,制身宜自订。

言毕忽无睹,风息梦亦醒。

形式: 古风

与石遗大兴里饮罢过宿有叹

往日矜夸一任谩,远来共醉事殊难。

高楼罢酒天初雨,短榻挑镫夜向阑。

流落倾城同一叹,忖量终岁得多欢。

此怀恐逐晨钟尽,留遣回肠报荅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