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有感》由清代诗人赖世观创作,通过深沉的笔触描绘了社会风气衰败、民不聊生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深切忧虑与感慨。
首句“世衰已道微”开篇点题,直接揭示了社会风气的衰败,暗示了道德标准的模糊和消失。接着,“风俗自今非”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变化的不可逆性,暗示了传统价值观的丧失。诗人以“郁郁向谁诉”表达出内心的沉重与无奈,感叹于斯民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找不到依靠,生活陷入困境。
“避秦复无地”,借用典故,暗指人们在逃避苦难时也无处可去,形象地描绘了社会环境的恶劣与绝望。紧接着,“惆怅焉所归”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出路的迷茫与困惑,以及对社会现状的深深忧虑。
最后两句“徙倚西城下,孤踪吊落晖”,以景结情,描绘了一幅孤独者在夕阳下徘徊的画面,既是对个人命运的写照,也是对整个社会境况的隐喻。诗人通过这一形象,寄托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与哀叹,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未来的无力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社会现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时代变迁的敏锐洞察和深刻思考,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意识和人文关怀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