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楚水巴山江雨多,巴人能唱本乡歌。
今朝北客思归去,回入纥那披绿罗。
此诗描绘了一个充满乡愁的画面。开篇“楚水巴山江雨多”,即刻勾勒出一幅湿润而丰沛的自然景象,水气氤氲,江流不断,营造出一种深沉的意境。紧接着“巴人能唱本乡歌”,则是说巴人在这样的环境中能唱出他们特有的歌谣,这不仅展现了巴人对音乐艺术的热爱,也反映出了他们对家乡文化的自豪和传承。
诗人的情感在“今朝北客思归去”一句中达到了高潮。北客,通常指的是远离家乡的旅人,而“思归去”,则透露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怀念之情。他渴望离开这片江雨连绵的地方,回到自己的故土。在这里,“今朝”二字,更增添了一种迫切感,仿佛时间的流逝与离别的痛楚,一同在诗人的胸中回荡。
最后一句“回入纥那披绿罗”,则是对归途中的意境进行了细腻描绘。这里的“纥那”是一种植物,通常生长于湿润之地,“披绿罗”则形容诗人所穿服装被雨水打湿后贴在身上,呈现出一片绿色。这不仅是对自然环境的细致描写,更是对诗人归乡路上复杂情感的隐喻。他仿佛是在用这种方式表达自己的哀愁与无奈。
整首诗语言简洁而富有画面感,情感真挚而深刻,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物内心世界的双重描绘,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及其深厚的乡土情怀。
不详
汉族,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江上朱楼新雨晴,瀼西春水縠文生。
桥东桥西好杨柳,人来人去唱歌行。
两岸山花似雪开,家家春酒满银杯。
昭君坊中多女伴,永安宫外踏青来。
瞿塘嘈嘈十二滩,此中道路古来难。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巫峡苍苍烟雨时,清猿啼在最高枝。
个里愁人肠自断,由来不是此声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