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宏父作诗别行简索仆同赋

俗间忘胜践,客里度春愁。

拄颊真狂计,焦头乏远谋。

刚疏徒自许,德怨浪相求。

奏乏三千牍,诗惭一百筹。

岂能资宦达,端合办归休。

遣兴鹅儿酒,销魂燕子楼。

枯筇青草渡,老屋白蘋洲。

此意无穷乐,今怀未满忧。

转喉宁问讳,绕指叵思柔。

二妙看腾踏,频年叹滞留。

花时闭深院,云际渺轻舟。

应念骑曹掾,平生信谬悠。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沈与求为友人曾宏父作别而作,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首联“俗间忘胜践,客里度春愁”,描绘了诗人身处世俗,却忘记了欣赏美景,只能在客居他乡的日子里,度过一个又一个春天,心中充满了愁绪。这两句以对比手法,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颔联“拄颊真狂计,焦头乏远谋”,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虽然有着狂放不羁的想法,但面对现实,却感到力不从心,缺乏长远的规划。这里通过“拄颊”和“焦头”的形象描绘,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挣扎。

颈联“刚疏徒自许,德怨浪相求”,诗人反思自己的性格和处世之道。他自认为刚直不阿,但实际上却徒劳无功;对于道德和怨恨,也只是徒然追求,无法真正得到满足。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性格缺陷的深刻认识和对人生困惑的思考。

尾联“奏乏三千牍,诗惭一百筹”,诗人感叹自己无法写出三千篇奏章,也无法创作出一百首诗歌来表达心中的情感。这反映了他对自身才华的谦逊和对艺术追求的执着。

接下来的几句“岂能资宦达,端合办归休。遣兴鹅儿酒,销魂燕子楼”,诗人表达了对仕途的淡漠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他选择用饮酒和游玩的方式来消磨时光,寻求心灵的慰藉。

“枯筇青草渡,老屋白蘋洲”,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画面,诗人似乎找到了内心的平静,愿意在这片自然之中度过余生。

“此意无穷乐,今怀未满忧”,诗人认为这种生活充满乐趣,但心中仍有未尽之忧,体现了他对生活的复杂情感。

最后,“转喉宁问讳,绕指叵思柔”,诗人表示即使在言语上有所顾忌,也不愿改变自己的原则;即使在行动上显得柔和,也难以完全适应世间的复杂。

整首诗情感细腻,语言流畅,通过对个人经历和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316)

沈与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曾宏父将往霅川见内相叶公以诗为别次其韵以自见(其一)

客里思家且罢休,无聊怀抱不禁愁。

鲥鱼苦笋过百六,又到一年春尽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曾宏父将往霅川见内相叶公以诗为别次其韵以自见(其二)

肠断故园春到时,浇花日日绕芳蹊。

而今梦逐东风去,小榼深杯手自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曾宏父将往霅川见内相叶公以诗为别次其韵以自见(其三)

两溪以南无数山,兴来径造无时阑。

空馀日蜡几两屐,日暮云深天小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曾宏父将往霅川见内相叶公以诗为别次其韵以自见(其四)

隔溪花柳自无赖,烟淡风微恼杀人。

走向西家觅酒伴,芒鞋竹杖去寻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