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山寺僧穿井

云僧凿山井,寒碧在中庭。

况是分嵓眼,同来下石瓶。

旁痕终变藓,圆影即澄星。

异夜天龙蛰,应闻说叶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翻译

僧人开凿山中的井,清冷的碧色映在庭院。
更何况这是分水岭的泉眼,我们一同取水用石瓶装盛。
井壁的痕迹最终会变为青苔,井中倒影如同明亮的星星。
在寂静的夜晚,天龙可能也会被这泉水的声音唤醒,讲述着叶子的故事。

注释

云僧:指僧人。
凿:开凿。
寒碧:清凉的绿色(形容井水)。
中庭:庭院中央。
分嵓眼:分水岭的泉眼。
石瓶:用来装水的石头瓶子。
旁痕:井壁的痕迹。
藓:青苔。
澄星:清澈如星的倒影。
异夜:寂静的夜晚。
蛰:冬眠或静止。
说叶经:讲述关于叶子的传说或经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僧人凿井的静谧图景。"云僧凿山井"一句,既设定了环境,也展示了僧人的勤奋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状态。"寒碧在中庭"则透露出井水清冽、四周环境幽静的氛围。

"况是分嵯眼"可能是在形容井水之清澈,仿佛能够映射出山间的石头一般坚硬而明净。"同来下石瓶"则描绘了僧人使用石制水瓶取水的情景,强调了一种自然、质朴的生活方式。

"旁痕终变藓"可能是在形容随着时间的推移,井边留下的痕迹逐渐被苔藓所覆盖,显示出岁月的流转与静谧。"圆影即澄星"则是对井水映射出的天空和星辰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与宇宙相连的精神境界。

"异夜天龙蛰"一句,可能是在形容某个不寻常的夜晚,天上的龙(或是云)在变幻,给人一种神秘莫测之感。"应闻说叶经"则可能是在暗示僧人的修行与对佛法经典的研习。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以及对僧人生活状态的刻画,展现了一个宁静、神秘而又充满禅意的世界。

收录诗词(142)

曹松(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晚期诗人。舒州(今安徽桐城。生卒年不详。早年曾避乱栖居洪都西山,后依建州刺史李频。李死后,流落江湖,无所遇合。光化四年(901)中进士,年已70余,特授校书郎(秘书省正字)而卒

  • 字:梦徵
  • 籍贯:一今安徽潜山)
  • 生卒年:828——903

相关古诗词

观华夷图

落笔胜缩地,展图当晏宁。

中华属贵分,远裔占何星。

分寸辨诸岳,斗升观四溟。

长疑未到处,一一似曾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访山友

一径通高屋,重云翳两原。

山寒初宿顶,泉落未知根。

急雨洗荒壁,惊风开静门。

听君吟废夜,苦却建溪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别湖上主人

门系钓舟云满岸,借君幽致坐移旬。

湖村夜叫白芜雁,菱市晓喧深浦人。

远水日边重作雪,寒林烧后别生春。

不辞更住醒还醉,太一东峰归梦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巫峡

巫山苍翠峡通津,下有仙宫楚女真。

不逐彩云归碧落,却为暮雨扑行人。

年年旧事音容在,日日谁家梦想频。

应是荆山留不住,至今犹得睹芳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