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一径通高屋,重云翳两原。
山寒初宿顶,泉落未知根。
急雨洗荒壁,惊风开静门。
听君吟废夜,苦却建溪猿。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山访友的画面。"一径通高屋,重云翳两原"表达了诗人步入深邃的山中,小路通向高耸的房屋,而厚重的云雾笼罩着两边的山岗。这不仅是景物的描绘,更体现出诗人探幽访友所经历的艰辛与孤寂。
接着的"山寒初宿顶,泉落未知根"则更深入地表达了自然界的神秘和诗人的好奇。山间的寒气开始积聚于山巅,而泉水的源头却难以探明,这里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流露出对未知世界的向往。
"急雨洗荒壁,惊风开静门"则是对突如其来的自然现象的描写。急骤的雨水冲刷着荒废的墙壁,而猛烈的风声打破了安静的山谷之门。这两句生动地展现了大自然的力量,也暗示诗人心境的变化。
最后,"听君吟废夜,苦却建溪猿"则是诗人在深夜中聆听友人的吟唱声音,那悠扬的歌声甚至能够让远处的山林之兽——建溪猿也为之所动。这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也反映出他们之间精神上的沟通和艺术的共鸣。
总体来看,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以及与山中朋友交流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观念和深厚的人文情怀。
不详
唐代晚期诗人。舒州(今安徽桐城。生卒年不详。早年曾避乱栖居洪都西山,后依建州刺史李频。李死后,流落江湖,无所遇合。光化四年(901)中进士,年已70余,特授校书郎(秘书省正字)而卒
门系钓舟云满岸,借君幽致坐移旬。
湖村夜叫白芜雁,菱市晓喧深浦人。
远水日边重作雪,寒林烧后别生春。
不辞更住醒还醉,太一东峰归梦频。
巫山苍翠峡通津,下有仙宫楚女真。
不逐彩云归碧落,却为暮雨扑行人。
年年旧事音容在,日日谁家梦想频。
应是荆山留不住,至今犹得睹芳尘。
西城疾病日,此地少寻君。
古迹春犹在,遥泉夜尽闻。
片时三处雨,九叠几重云。
到者皆忘寐,神精与俗分。
秪向砌边流野水,樽前上下看鱼儿。
笋蹊已长过人竹,藤径从添拂面丝。
若许白猿垂近户,即无红果压低枝。
大才必拟逍遥去,更遣何人佐盛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