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行赠野叟

日日花边复柳边,更看晴霭带青烟。

数椽茅屋依山起,一座衡门向水连。

适意不知春有尽,忘忧反觉酒无权。

老来得遇升平世,萧散人间独洒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山间行进时所见的自然美景与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首联“日日花边复柳边,更看晴霭带青烟”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日里花柳交织、晴空轻雾与青烟相映成趣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颔联“数椽茅屋依山起,一座衡门向水连”则转向对山中简朴居所的描绘,通过“数椽茅屋”和“衡门”的形象,勾勒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场景。

颈联“适意不知春有尽,忘忧反觉酒无权”表达了诗人沉浸于自然之美的状态,达到了心灵的自由与解脱,似乎忘记了时间的流逝,也忘记了世俗的烦恼,甚至在享受这份宁静时,对饮酒也感到无足轻重。尾联“老来得遇升平世,萧散人间独洒然”点明了诗人虽已年老,但有幸生活在太平盛世,内心却依然保持洒脱自在,不为外界所拘束,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生活真谛的追求以及对人生境界的深刻体悟,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9)

冯应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舟至识女潭

晴光漾水濯琉璃,缥缈烟峰傍日西。

古寺残碑微有字,贫家颓屋半无泥。

千重树色遥遮岭,十里山容尽向溪。

莫怪兼程行处速,一帆风迅似相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初冬从父老饮村酒有作

父老欢歌共举觞,田功已毕蚤输粮。

野花开处冬无雪,山果红时夜有霜。

世际太平人重礼,时将寒冱水成梁。

年来巳入桑榆境,扶醉何妨到夕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冬夜读书闻鸡

潦倒无能愧此生,读书翻觉负农耕。

山家酒熟聊三杓,野店鸡醒肯再鸣。

童子得时争射利,老夫失意浪成名。

试看荒冢繁华尽,衰草寒烟亦可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书怀

风尘今巳脱征衣,无复登车问路岐。

一领青袍惭客久,满簪白发叹归迟。

凫鸥溪上閒成侣,鸡犬山中爱畜雌。

老我多情随杖履,小囊收拾百篇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