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吟

天在地在我亦在,天改地改吾始改。

前身曾作孔子孟子为人憎,也曾为禹为稷为人爱。

来来去去非贪痴,自去自来自不知。

今生暂来作个咬啮菜根汉,焉知再来不遇文王出弹时。

四溟为罍杓北斗,举世攒眉我开口。

眼前不见白衣人,风月自当青田酒。

万事不预非无功,顺应为用虚为宗。

几度贫贱几度英雄,几度少年几度翁。

天吴紫凤任颠倒,披襟引满对秋风。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醉吟》由宋末元初诗人陈普所作,充满了对人生、宇宙和历史的深刻思考。诗中以“天在地在我亦在”开篇,展现了诗人对自身存在与宇宙关系的独到见解,强调了个体与宇宙的内在联系。

“天改地改吾始改”,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变化的适应态度,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自我调整的重要性。接下来,“前身曾作孔子孟子为人憎,也曾为禹为稷为人爱”,通过对比历史上伟大人物的遭遇,探讨了名声与身份的复杂性,以及个人行为对社会影响的双面性。

“来来去去非贪痴,自去自来自不知”,这两句揭示了生命的循环往复,强调了行动的自由与未知性,以及个人在生命旅程中的自我探索与发现。诗人接着以“今生暂来作个咬啮菜根汉,焉知再来不遇文王出弹时”表达对当下生活状态的反思,同时也对未来充满期待,暗示了命运的不可预测性和可能性。

“四溟为罍杓北斗,举世攒眉我开口”,这两句描绘了诗人面对世界的独特视角,将世界比作盛满美酒的罍杓,而自己则敢于直言,与众不同。这反映了诗人敢于挑战传统观念、勇于表达自我思想的精神。

“眼前不见白衣人,风月自当青田酒”,通过描述诗人独自享受自然美景的情景,表现了他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诗人认为,真正的快乐和满足来自于内心的平静与对美好事物的欣赏。

“万事不预非无功,顺应为用虚为宗”,这两句总结了诗人的人生哲学,强调了顺应自然规律、追求内心宁静的重要性。他认为,无需预设一切,顺应自然、保持心灵的空灵是达到成功的关键。

最后,“几度贫贱几度英雄,几度少年几度翁”,通过对比不同人生阶段的经历,诗人展示了对生命多样性的接纳和欣赏,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这表明了他对人生起伏的深刻理解,以及对生命各个阶段价值的肯定。

“天吴紫凤任颠倒,披襟引满对秋风”,这两句以自然界的元素作为象征,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独立和自然之美的向往。诗人似乎在说,无论是天上的变幻莫测还是自然界的秋风,都应以开放的心态去接受和欣赏,体现了其豁达的人生态度。

综上所述,《醉吟》不仅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歌,也是诗人陈普对生命、宇宙、历史和个人存在深刻思考的体现。它鼓励读者超越表面现象,深入思考生活的意义,以及如何在复杂多变的世界中保持自我、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由。

收录诗词(763)

陈普(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笋(其二)

造化运可见,浑天何用仪。

日月转两毂,阴阳分四时。

化育出万形,加之成气姿。

倚筇看生意,莫测其神奇。

和风随土至,膏雨著物肥。

千红咸竞晨,万玉亦乘机。

深深起蛰龙,一一破伏龟。

险不畏臲卼,难不避石藜。

启荆披瓦砾,撑屋触藩篱。

头头出兕角,身身水犀皮。

大方欺小弱,尖先后止迟。

不知水先颊,游客戴鸱夷。

六经无此物,昉见韩奕诗。

韩侯富贵人,何况贫儒饥。

咏形兼咀味,东坡韩退之。

长镵君莫讶,容我踏朝曦。

内戒捣齑妇,外徵老圃师。

留先凤凰止,勿积蜜蜂脾。

味既不可极,斑亦勿再窥。

待尔林下友,一洗胸中痴。

清风翠阴动,羽扇日接篱。

此时林下客,何以并其儿。

作未争长日,滕高陵薛低。

一旦并夷齐,兄弟无相疑。

庭前耸矛戟,栖鸦犹不知。

斜阳绕三匝,疑事不能归。

岂徒固吾圉,且不染尘泥。

此儿真世宝,何必他谋惟。

古来贵高上,盛德恶浇漓。

宁令烹不鸣,勿杀全德鸡。

莫言一林竹,此路终不迷。

何必趋青琐,亦胜对紫薇。

携琴对此君,三叹钟期希。

形式: 古风

贺纯父修考亭成

宇宙中间此考亭,接连千圣集三灵。

乍年松柏参天翠,无事莓苔满地青。

道统拳拳俄栋宇,人心隐隐又雷霆。

世间万事无难者,但把纯心对六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和叔父九日后楼集(其二)

万化区中总莫逃,范围不得是清高。

天将萸菊温存晚,秋把山川贴助豪。

祭祢五更荐仪礼,上楼万境揽离骚。

化工似欲重重九,催促霜前办两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和开元余兄儒术误身(其二)

莫逐嗟卑嗟老流,谋身先向吕宫游。

力耕不怕水和旱,笃信能行貊与州。

寡悔到头终得禄,不恒自古或承羞。

藜羹布被君休叹,五十无闻却是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