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夜啼

寒乌哑哑啼夜霜,南邻北邻愁夜长。

梦中机杼见颜色,觉来血泪沾衾裳。

男儿有身自何处,三年不见萱花树。

春草遥瞻西日斜,长江自逐东流去。

江流暮草悲复悲,年年陌上送春迟。

欲凭青鸟问王母,可有瑶池相见时。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乌夜啼》由明代诗人罗洪先所作,描绘了一幅凄凉而深沉的画面,通过寒乌的啼叫和夜霜的渲染,营造出一种孤寂与哀愁的氛围。

首句“寒乌哑哑啼夜霜”,以乌鸦的叫声开篇,不仅点明了时间——夜晚,还暗示了环境的寒冷与荒凉。乌鸦的啼声在夜霜的背景下显得更加凄厉,为全诗奠定了悲伤的基调。

接着,“南邻北邻愁夜长”一句,将情感进一步深化,通过邻居们的愁绪,表现了人们在孤独夜晚的无助与寂寞。这种愁绪不仅仅是对夜晚漫长本身的感慨,更蕴含着对生活困境、离别之苦的深切感受。

“梦中机杼见颜色,觉来血泪沾衾裳”两句,巧妙地运用梦境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主人公内心的挣扎与痛苦。在梦中,他或许找到了一丝慰藉或希望,但醒来后,面对现实的残酷,泪水与悔恨交织,浸湿了衣裳,形象地展现了心灵深处的创伤。

“男儿有身自何处,三年不见萱花树”则将情感聚焦于个人经历,通过“三年不见萱花树”的比喻,表达了长时间的分离与思念之情。萱花树在这里象征着亲人或故乡,三年未见,不仅体现了时间的漫长,也反映了主人公对亲人的深深挂念。

“春草遥瞻西日斜,长江自逐东流去”描绘了一幅自然景象,春草遥望夕阳,长江向东流淌,既展现了季节的更替,也隐喻了人生的无常与不可逆转。夕阳的余晖与长江的东流,构成了一种静谧而又略带伤感的美,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最后,“江流暮草悲复悲,年年陌上送春迟”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江水的流动与暮草的凋零,都是时间流逝的象征,而每年春天的到来似乎总是如此缓慢,让人感到无奈与哀愁。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也是对人生百态的一种感慨。

“欲凭青鸟问王母,可有瑶池相见时”以神话传说中的青鸟和瑶池作为寄托,表达了主人公对远方或理想世界的渴望与向往。通过向王母询问是否有相见的机会,既展现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也暗含了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与逃避。

综上所述,《乌夜啼》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象征手法,构建了一个充满哀愁与思考的世界,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爱情、亲情以及自然景观的独特感悟,是一首情感深沉、意境深远的佳作。

收录诗词(732)

罗洪先(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学者,杰出的地理制图学家。一生奋发于地理学等科学的研究,“考图观史“,发现当时地图多疏密失准、远近错误,于是亲自外出调查收集资料,准备重新编一内容丰富、地理位置准确的地图,以计里画方之法,创立地图符号图例,绘成《广舆图》。创编成地图集形式,不仅继承了朱思本制图法,还加以发展,使地图更为科学实用。堪称与墨卡托同时代的东方最伟大的地图学家

  • 字:达夫
  • 号:念庵
  • 籍贯:江西吉安府吉水黄橙溪(今吉水县谷村)
  • 生卒年:1504-1564

相关古诗词

十三叔六十

庐陵熂下古所传,江山开第何翩翩。

锦绣楼台印冈上,金丝游宴秀川前。

阡陌东联过十万,轩车北上倾三千。

宝制新传下凤阙,瑶函高启飞龙泉。

玉莲新轺载童子,青藜天阁俨神仙。

连佩多悬明月璧,投笔尽是青云篇。

此日豪华谁可拟,此时文采谁能先。

那知沧桑变瞬息,坐见歌舞沈云烟。

建安瓦石空世宝,孟尝墓隧增人怜。

泉塘遗老垂六十,辋川新墅成三迁。

手植桃花遍蹊道,门抱松根对暮川。

年少花颜虽暂改,世代根株岂偶然。

一廛未数扬雄宅,十亩真閒仲蔚田。

春风野堂来紫燕,春日晴林映华筵。

华筵紫燕犹昨日,胜地高人多夙缘。

朝朝暮暮雨翻覆,岁岁年年春往还。

覆雨岂是不收水,将春自有高飞鸢。

当歌对酒莫放悭,极数从来三百年。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谷日行代寿胡永宁

谷日谷日流风烟,疏梅细竹回初年。

彩绡旭日螺峰上,绿波淑气三江前。

螺峰映三江,江水玻璃光。

飞光入兰房,照见双鸳鸯。

青帘横墅草色浅,锦屏罗户苏香转。

清丝妙管催夜觞,风裳云履开朝宴。

朝朝夜夜餐紫霞,五十商瞿休怨嗟。

仙家自种长生药,人世多开顷刻花。

顷刻红颜旋白首,九秋蘅杜三春柳。

不知龙虎腾金银,但逢桃李飞琼玖。

琼玖金银岁几还,青鸾白鹤媚春山。

山中望春春正好,世外风尘閒未閒。

形式: 古风

赠曾梅台参议庆万寿礼成归闽省

夫君昔为南省郎,十年不调空翱翔。

是时天子重礼乐,含香日日趋明光。

圭坛宝畤布釐福,万国冠裳借膏沐。

彩毫不遣侍金门,铜符幸得驱华毂。

揽辔将酬明主恩,日月冥冥怜戴盆。

吴江月色心同苦,燕狱霜飞气尚冤。

直道何辞屈与辱,浮云坐见翻仍覆。

己怨闽人来暮歌,宁从詹尹随时卜。

尔来离宫八月天,遥上南山万寿篇。

待漏犹逢护衣吏,闻乐空怀展采年。

龙墀锡宴欲归去,驿路劳歌感行寓。

白露江头零素波,青枫道上残红树。

武夷千峰溪九曲,此后轩车频问俗。

古来名山臧异书,汉廷曾重长生箓。

形式: 古风

赠崔宗伯万寿礼成归南都

君王万寿开灵祥,海岳百辟来明堂。

钧天已熟华胥梦,五夜新传玉殿香。

金陵礼乐尊南省,玉帛遥随卿月影。

拜舞还同北阙班,文章元并三台迥。

孝皇昔日求名贤,夜夜宫中露祷天。

鼎湖已驾飞龙驭,虎观多留鸣凤篇。

天球云瑟吾崔子,降神独步中州起。

名姓空将金马高,词章不作青钱拟。

余卧江南今几春,春山伐木远怀人。

一笑长安见颜色,片言金石开精神。

人生聚散何草草,传闻晓发长安道。

载酒追寻野外山,登楼却羡云中鸟。

天高日短归思深,寒飙飒飒悲空林。

绿绮美人不成调,碧草王孙愁素心。

归去凤台岁已暮,青青桂树汀洲路。

尽道星槎天上回,方知机石人间误。

杳杳行尘欲断肠,垂衣此日开明光。

千秋一遇留金鉴,九罭何时见绣裳。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