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梢青(其十六)癸未秋社有怀故山

送雁迎鸿,未寒时节,已凉天气。

针线倦拈,帘帏低卷,别般风味。

敧眠梦到山中,共老幼、扶携笑喜。

桑柘影深,鸡豚香美,家家人醉。

形式: 词牌: 柳梢青

翻译

送别大雁迎接鸿雁,还未到寒冷的季节,气候已经转凉。
缝纫的手感到疲倦,放下帘幕,别有一番情趣。
斜倚着枕头做着梦,梦见在山中与家人一起,无论老少都欢笑着陪伴。
桑树和柘树的阴影深深,家禽的香味扑鼻,每个人都沉醉其中。

注释

送雁:送别大雁。
迎鸿:迎接鸿雁。
未寒:还未到寒冷。
已凉:已经转凉。
针线:缝纫。
倦拈:感到疲倦。
帘帏:帘幕。
风味:情趣。
敧眠:斜倚着枕头。
山中:山里。
共老幼:无论老少。
扶携:陪伴。
桑柘:桑树和柘树。
影深:阴影深深。
鸡豚:家禽。
香美:香味扑鼻。
人醉:人都沉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秋时节的田园生活景象。"送雁迎鸿,未寒时节,已凉天气"四句,通过对大自然的观察,表现了季节的变化和凉意的渐渐浓重,给人以清凉宜人的感觉。

"针线倦拈,帘帏低卷,别般风味"三句,则转向室内生活,描绘出一位女子在秋日里进行纺织劳作的情景。"针线倦拈"表明手工劳动的细致与辛勤,而"帘帏低卷"则暗示了一种私密和静谧的氛围,整体给人一种淡雅脱俗之感。

接下来的"敧眠梦到山中,共老幼、扶携笑喜"四句,诗人通过梦境表达了对故乡山水的深切怀念。在这个梦境中,诗人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这种温馨和谐的场景令人感到心旷神怡。

最后,"桑柘影深,鸡豚香美,家家人醉"三句,再次描绘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美好。"桑柘影深"形象地展现了树木浓荫带来的阴凉,而"鸡豚香美"则是对秋日里农家食物的赞美,表现出一种丰盛而自足的田园生活。"家家人醉"更增添了一份喜庆与满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乡村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平凡生活的热爱,以及在忙碌劳作之余对美好时光的珍视。同时,这种平淡中的美好也寄寓着诗人对故土深沉的情感。

收录诗词(173)

杨无咎(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杨一作扬,一说名补之。清夷长者、紫阳居士。临江清江(今江西樟树)人,寓居洪州南昌。绘画尤擅墨梅。水墨人物画师法李公麟。书学欧阳询,笔势劲利。今存《逃禅词》一卷,词多题画之作,风格婉丽。生平事迹见《宋史翼》卷三六

  • 字:无咎
  • 籍贯:自号逃禅老
  • 生卒年:1097~1171

相关古诗词

柳梢青(其十五)李莹

小阁深沈,酒醺香暖,容易眠熟。

梦入仙源,桃红似火,李莹如玉。

觉来几许悲凉,记永夜、传杯换烛。

绣被熏香,宝钗落枕,同论心曲。

形式: 词牌: 柳梢青

柳梢青(其五)

月转墙东。几枝寒影,一点香风。

清不成眠,醉凭诗兴,起绕珍丛。平生只个情钟。

渐老矣、无愁可供。最是难忘,倚楼人在,横笛声中。

形式: 词牌: 柳梢青

柳梢青

雪艳烟痕。又要春色来到芳尊。

却忆年时,月移清影,人立黄昏。一番幽思谁论。

但永夜、空迷梦魂。绕遍江南,缭墙深苑,水郭山村。

形式: 词牌: 柳梢青 押[元]韵

柳梢青

目断南枝。几回吟绕,长怨开迟。

雨浥风欺,雪侵霜妒,却恨离披。欲调商鼎如期。

可奈向、骚人自悲。赖有毫端,幻成冰彩,长似芳时。

形式: 词牌: 柳梢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