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我闻诸夫子,狷者有所不为,是亦其次也;
古之乡先生,没而可祭如社,意在斯人乎。
这首挽联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敬仰之情。通过引用孔子的教诲,强调了狷者不为非之事的价值观,同时也寄托了对逝者品德的赞誉。"古之乡先生,没而可祭如社",则体现了对逝者道德风范的推崇,希望其如同社稷之神一般受到后人的祭祀与纪念。整体而言,这副挽联不仅哀悼了逝者,更弘扬了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人格魅力,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德行的重视与崇尚。
不详
从野蛮时期至文明时期,两可间必有磊磊畸人,不显于代;
以普通教育兴实业教育,十年后惟望粲粲诸子,无忘斯言。
士有不得志,痛泪何多,甚矣子之营父葬;
身则无所贪,劳生转剧,茫乎吾欲从公游。
赫赫宗臣,一往沉冥向山僻;
哀哀孝子,百年长恨在天涯。
恨未遂旅顺督战之行,谁以奇才慰公子;
永莫追天津论文之乐,空将痛泪抚君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