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言杂兴七首(其一)

侧席忧宗周,负痾头岑岑。

又传衢梁盗,弄兵保山林。

渴闻平虏诏,蛰户跋雷音。

欲舞恨袖短,诸君独何心。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朱松的《五言杂兴七首》之一,通过“侧席忧宗周”开篇,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深切忧虑。接着,“负痾头岑岑”描绘了诗人自身身体不适的状态,与国家的困境形成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挣扎。

“又传衢梁盗,弄兵保山林。”两句揭示了社会动荡不安的现状,盗贼横行,百姓生活困苦,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不稳定因素。诗人对这种现象深感忧虑,希望朝廷能采取有力措施,平定叛乱,恢复秩序。

“渴闻平虏诏,蛰户跋雷音。”表达了诗人对朝廷平定叛乱、恢复和平的强烈渴望。他仿佛听到了雷声,象征着正义之声即将响起,预示着和平的到来。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增强了诗句的表现力。

“欲舞恨袖短,诸君独何心。”最后两句则转向对同僚或统治者的批评。诗人感叹自己想要为国家和人民起舞庆祝和平的到来,却因袖子太短而无法尽情舞蹈,暗喻了自己虽有满腔热情,却因种种限制而无法施展。同时,他也对那些没有与自己一同为国家和平努力的人提出了质疑,表达了对他们的失望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地反映了宋代社会动荡时期,诗人对国家命运和个人理想的深切关注与忧虑,以及对社会变革的热切期盼。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强烈的对比手法,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对现实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422)

朱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五言杂兴七首(其二)

黄香卧讲肆,日芜五亩园。

儿诵声九雏,未厌咽耳喧。

古来避世士,或隐金马门。

云何北窗底,默默对幽谖。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五言杂兴七首(其三)

圣门出嵩岱,领略千丘岑。

久矣暖姝子,蠹鱼槁书林。

曾参一唯后,旷古沈此音。

愿君同钻仰,满我初地心。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五言杂兴七首(其四)

丹白春事了,灌木忽暗园。

卷书护岑寂,幽鸟时一喧。

起携无事酒,往扣常关门。

岂无素心人,之子不可谖。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五言杂兴七首(其五)

读书评世故,自许了无猜。

忽然抚机会,往往凿枘乖。

时难既可叹,道大未易涯。

归来卧看屋,吾意亦悠哉。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