瀛洲亭咏菊

昨夜生微凉,晓霜落庭树。

何来三径花,饱吸秋光吐。

紫蒂缀明霞,黄英濯华露。

遍篱玉屑围,匝地金钱布。

幽芳蝶不知,香浅风能度。

贞心向日怜,傲骨冲寒怒。

绝类香闺人,肌冷衣裳素。

羞逐东墙过,宁教青女妒。

愿结岁寒盟,孤芳期不坠。

所嗟桃李姿,徒与春华嫭。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描绘了深秋时节,菊花盛开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菊花在霜降之后,依然傲然绽放的坚韧与美丽。首句“昨夜生微凉,晓霜落庭树”点明了季节与环境,营造出一种清冷而静谧的氛围。接着,“何来三径花,饱吸秋光吐”,以疑问引出菊花的出现,仿佛是秋光的馈赠,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紫蒂缀明霞,黄英濯华露”两句,运用色彩对比和拟人手法,生动描绘了菊花的形态与色泽,紫红的花蒂如同点缀在云霞中的宝石,黄色的花瓣则像是洗过露水般明亮。接下来,“遍篱玉屑围,匝地金钱布”进一步渲染了菊花的密集与繁盛,犹如雪白的玉屑围绕着篱笆,金黄的花朵铺满了大地。

“幽芳蝶不知,香浅风能度”两句,通过蝴蝶对香气的无知,反衬出菊花香气的淡雅与悠远,即使在微风中也能飘散开来。最后,“贞心向日怜,傲骨冲寒怒”表达了菊花对阳光的向往与对寒冷的不屑,其坚韧不屈的精神令人敬佩。

“绝类香闺人,肌冷衣裳素”将菊花比作深闺中的女子,以其清冷的气质和素雅的装扮,展现出一种独特的魅力。“羞逐东墙过,宁教青女妒”则通过比喻,强调了菊花的独特与高洁,不愿随波逐流,宁愿承受外界的嫉妒。

整首诗通过对菊花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其自然之美,更蕴含了诗人对坚韧、高洁品质的赞美与追求。结尾“愿结岁寒盟,孤芳期不坠”表达了诗人希望与菊花结下不解之缘,期待其品质能在时间的考验下永不褪色的愿望。而“所嗟桃李姿,徒与春华嫭”则以桃李的短暂与浮华,反衬出菊花长久的生命力和内在的美质,深化了主题。

收录诗词(124)

梁元柱(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兰竹石为宗祈内弟

涟漪清浅矣,白石何齿齿。

郁彼挺金茎,玲玲丛玉蕊。

珍重此幽期,美人度湘水。

濡毫致赠君,兆作千林喜。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过东林谒虎溪三笑堂二首(其一)

庐山山门何处也,远公戒行深般若。

谁将酒政破山荒,我快驱车驻一下。

百年长醉尽长斋,不妨出社更入社。

南来长揖三先生,攒眉此公知我者。

松顶拟闻襟佩还,落日阴阴泉玉泻。

更向山间款竹关,缘萝鼠妇敲檐瓦。

形式: 古风 押[马]韵

过东林谒虎溪三笑堂二首(其二)

日落空山尚骑马,何人曾此开兰若。

持钵山僧乞食归,问我此马何时下。

大笑一声万壑鸣,搴云坐我白莲社。

萧然百虑还虚清,却忆同盟面生者。

须臾叱至辄尽欢,玉虹倒注金罍泻。

再笑出门醉未醒,屋角饥乌寒啄瓦。

形式: 古风 押[马]韵

送乡人从军

少年游侠胆通身,结发豪雄易水滨。

一诺捐麋图报国,千金散尽学椎秦。

绝朔风清扬圣德,何物东奴犹叵测。

一朝烽火照三韩,手拂欃枪气吞贼。

仗剑从军度远辽,新投主帅霍嫖姚。

愿请长缨系虏丑,誓将结发绝天骄。

铁甲披寒关塞雪,宝刀照冷沙场月。

雄阵谁论北府兵,盛名不数燉煌卒。

机头少妇莫牵衣,婿本猖狂幽并儿。

此行落在英雄手,生不擒王死不归。

乡闾不葬封侯骨,塞草回青血成碧。

丈夫所志在歼胡,紫绶黄金安足惜。

况凭马革主恩深,少年自许功名掷。

君不见契丹入寇取排门,老死书生徒免役。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