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范子镇

东南有人不可攀,生轻义重人所难。

此风彫落不复见,得公今日如芝兰。

千人忽堕风涛间,义气有感心生寒。

以情论法不可枉,使法可枉吾宁閒。

兼遗物己为虚舟,遂授此属还平流。

相逢鹰犬颜何厚,剑水闽山公不朽。

有恩流到墓中魂,无累乞寻林下友。

得官西去心胆雄,帐下将军望公久。

此生义在公无惭,未到青云空白首。

男子屈伸当有时,行置长缨远夷脰。

浩歌一阕公临政,马上东风曲堤柳。

卯酒醺醺吹复醒,纤毫谩引无中有。

洒然得句谁其酬,寄我须烦置邮走。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送范子镇》由宋代诗人黄裳所作,通过诗中的描述,我们可以感受到对范子镇高尚人格和坚定原则的赞美。

诗中首先描绘了范子镇的不可攀之高洁与轻视世俗的品质,强调他的人格魅力难以被一般人所理解和效仿。接着,诗人通过“此风彫落不复见”表达了对范子镇独特风骨的追忆与怀念,将他比作珍贵的芝兰,象征着高雅与纯洁。

随后,诗人通过“千人忽堕风涛间,义气有感心生寒”这一形象的比喻,展现了范子镇在面对困难与挑战时,以其坚定的义气给予人们心灵上的温暖与鼓舞。同时,诗人强调了法律与情理之间的平衡,以及范子镇在处理问题时坚持原则的重要性。

诗中提到范子镇赠予他人以物己为虚舟,即舍己为人,展现出他的慷慨与无私。这不仅体现了他对人的关怀,也暗示了他愿意为他人付出一切的精神境界。

接下来,诗人通过“相逢鹰犬颜何厚,剑水闽山公不朽”这一对比,赞扬了范子镇在面对权势与利益诱惑时的坚定立场,以及他高尚人格的永恒价值。诗人认为,范子镇的恩德将永远伴随着他的灵魂,如同他在世时一样,影响着周围的人。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范子镇即将前往西去任职的祝福与期待,认为他的正义之心将使他无所愧疚,即使在官场中也能保持本色。诗人还预见到范子镇将凭借自己的智慧与勇气,对抗外敌,维护国家尊严。诗人在结尾处以豪放的歌声和对范子镇临政时的场景描绘,表达了对范子镇的敬仰之情,并通过酒后的醉态与灵感的激发,展现了诗人与范子镇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

综上所述,《送范子镇》这首诗通过对范子镇高尚人格、坚定原则和无私奉献精神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其深深的敬意与怀念,同时也表达了对范子镇未来事业成功的美好祝愿。

收录诗词(724)

黄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丰五年(1082)进士第一,累官至端明殿学士。卒赠少傅。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和词人,其词语言明艳,如春水碧玉,令人心醉,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词作以《减字木兰花》最为著名,流传甚广

  • 字:勉仲
  • 籍贯:延平(今福建南平)
  • 生卒年:1044-1130

相关古诗词

卜居潮山

胜致久不示,幽居今已该。

盖待出尘子,将作还玄斋。

升高独南望,大巧安用裁。

天目形势落,秋空屏障开。

吴境岸边断,越峰天际回。

双臂龙虎揖,两潮风雨来。

直视江渚印,蛟蜃遗灵胎。

旁闻海门出,波浪生春雷。

平生乐山水,邂逅奚所猜。

秋老竹林冷,攀竹趋岩隈。

得石喜奇怪,且席青钱苔。

泉甘地脉正,吸泉如传杯。

人静道始集,境幽心易灰。

老圃听吾语,勿以慵相推。

勤将日力进,速副韶光催。

长生且有道,当悟接与栽。

务使翠华远,长大如婴孩。

琼蕊覆青径,木香兼荼梅。

疏凿取清浅,结甃移碑材。

飞桥渡流水,俯仰无纤埃。

虽谓夕阳好,见月还徘徊。

卜筑非偶尔,供吟何快哉。

栖养此固足,会晤谁可偕。

形式: 古风

假山

天作乃说真,人作故云假。

堆叠孕奇怪,含思亦如画。

遥岑出寸碧,群岫拥而亚。

苍苔抱秀骨,尤惬时雨洒。

去来何所人,度岭策羸马。

安得无心云,经从断而挂。

日落行且休,寒岩峙孤舍。

假合虽使然,登览忧亦写。

万法资诸心,一念有神化。

缔构况融结,犹造秋与夏。

摄用还一空,何取亦何舍。

莫认假与真,外乐聊以借。

形式: 古风

谢人惠茶器并茶

三事文华出何处,岩上含章插烟雾。

曾被西风吹异香,飘落人寰月中度。

美林见器安所施,六角灵犀用相副。

目下发缄谁致勤,爱竹山翁傍云住。

遽命长须烹且煎,一簇蝇声急须吐。

每思北苑滑与甘,尝厌乡人寄来苦。

试君所惠良可称,往往曾沾石坑雨。

不畏七碗鸣饥肠,但觉清多却炎暑。

几时对话爱竹轩,更引毫瓯斲诗句。

形式: 古风

陪会稽太守游鉴湖会于禹祠之下

一鉴沈沈含万象,千岩竞秀还相向。

季真梦断归去来,数顷寒光对夷旷。

管弦公外与民同,秘阁先生千骑长。

从公于迈巷无人,画船解缆争先放。

去探禹穴升稽山,语笑相逢洞天上。

玉帛纷纷何处寻,谩对遗陵起悽怆。

越王羞辱微之欢,山水依然人独往。

先生揖我攲金卮,吾道本来无得丧。

日月如飞奚用劳,醉舞言归勿令荡。

湘灵不见湘江閒,回首斜阳落秦望。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