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红桥怀古,和王阮亭韵

无恙年年汴水流。一声水调短亭秋。旧时明月照扬州。

曾是长堤牵锦缆,绿杨清瘦至今愁。玉钩斜路近迷楼。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翻译

汴水依旧如隋时的样子,年年东流。秋日的短亭传来一首《水调》的歌声。明月仿佛也是旧时的,静静地照耀着扬州城。
想隋朝的时候这里曾是何等繁华侈靡,如今河岸杨柳像人一般清瘦多愁,隋代葬埋宫女的墓地还是靠近了歌舞之楼。

注释

无恙:安好。
汴水:古河名,隋炀帝巡幸江都即由此道。
今水已湮废,仅泗县尚有汴水断渠。
水调:曲调名,传为隋场帝时,开汴渠成,遂作此。
曾是句:长堤,指隋堤。
玉钩斜:隋代葬埋宫女的墓地。
近:靠近。
迷楼:楼名。
故址在今扬州西北。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诗人对历史遗迹与往昔繁华的怀念之情。"无恙年年汴水流",开篇以汴河的流水象征着岁月的流逝,暗示昔日的荣华已成过往。"一声水调短亭秋",通过秋日的水调声,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氛围,让人联想到往昔的欢歌笑语如今只剩下冷寂。

"旧时明月照扬州",借明月寄托对扬州昔日繁华的追忆,明月依旧,而人事已非。"曾是长堤牵锦缆,绿杨清瘦至今愁",长堤上的绿杨见证了昔日贵族的豪奢生活,而今它们的清瘦姿态似乎也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和诗人内心的哀愁。

最后两句"玉钩斜路近迷楼","玉钩斜"暗指昔日的皇家园林或贵族府邸,"迷楼"则寓指奢华的住所。这两句描绘了曾经繁华的路径如今只剩迷离,进一步强化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感慨。

整体来看,纳兰性德以细腻的笔触,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历史遗迹的怀想,表达了对时光流转、世事变迁的深深感慨,以及对往昔繁华的追忆与失落。

收录诗词(194)

纳兰性德(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 字:容若
  • 号:楞伽山人
  • 籍贯:满洲
  • 生卒年:1655-1685

相关古诗词

浣溪沙.姜女庙

海色残阳影断霓,寒涛日夜女郎祠。翠钿尘网上蛛丝。

澄海楼高空极目,望夫石在且留题。六王如梦祖龙非。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浪淘沙令

夜雨做成秋,恰上心头。教他珍重护风流。端的为谁添病也,更为谁羞。

密意未曾休,密愿难酬。珠帘四卷月当楼。暗忆欢期真似梦,梦也须留。

形式: 词牌: 浪淘沙令

浪淘沙令

红影湿幽窗,瘦尽春光。雨余花外却斜阳。谁见薄衫低髻子,抱膝思量。

莫道不凄凉,早近持觞。暗思何事断人肠。曾是向他春梦里,瞥遇回廊。

形式: 词牌: 浪淘沙令

浪淘沙令

蜃阙半模糊,踏浪惊呼。任将蠡测笑江湖。

沐日光华还浴月,我欲乘桴。钓得六鳖无?

竿拂珊瑚。桑田清浅问麻姑。

水气浮天天接水,那是蓬壶?

形式: 词牌: 浪淘沙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