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驾出拜郊过平坡寺

远上平坡寺,山行似七盘。

到门卸鞍马,坐石解衣冠。

仙井龙曾化,僧房犬自看。

乘舆瞻已远,万骑拥旌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金幼孜随驾出巡至郊外,途经平坡寺的场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行的艰难与壮阔,以及到达寺庙后的宁静与祥和。

首句“远上平坡寺,山行似七盘”,开篇即以“远”字点明行程之长,山路蜿蜒如盘旋的七层台阶,形象地描绘了山行的艰难与险峻。接着,“到门卸鞍马,坐石解衣冠”两句,生动地刻画了到达寺庙后的情景,卸下鞍马,坐于石上,解开衣冠,表现出一种放松与自在的状态,与之前的艰辛形成鲜明对比。

“仙井龙曾化,僧房犬自看”则进一步渲染了寺庙的神秘与和谐氛围。仙井中曾经有龙化现,象征着灵异与神奇;僧房中的犬独自守候,展现出一种静谧与安宁。这两句不仅增添了寺庙的历史与文化色彩,也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动物之间的和谐共处。

最后,“乘舆瞻已远,万骑拥旌竿”描绘了随驾出巡的壮观场面。乘舆(皇帝所乘的车驾)已经远去,但身后仍有一万骑兵簇拥,旌旗招展,显示出皇家出行的威严与气势。这一句与开头的山行形成呼应,从艰难的旅程到壮观的归程,展现了整个行程的完整画卷。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旅途的艰辛与寺庙的宁静,以及皇家出行的宏大场面,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对宗教信仰的崇敬,以及对历史文化的感慨。

收录诗词(745)

金幼孜(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元夕午门赐观灯(其一)

新岁逢元夕,看灯紫禁来。

云间仙伏出,花里绣筵开。

月转双龙阙,春浮万寿杯。

传柑当此日,献颂愧非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元夕午门赐观灯(其四)

驰道开仙跸,中天建羽旄。

星连三岛近,仗立五云高。

凤吹迎仙乐,龙香荐玉醪。

九重恩似海,春色上宫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元夕午门赐观灯(其五)

鹤驭云中下,仙人海上回。

星桥连阁道,绛蜡炫蓬莱。

民物同遭遇,衣冠得重陪。

酣歌称万寿,更上紫霞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为方尚书宾题山水图

翠崦参差合,疏林隐映开。

白云生野水,树色掩楼台。

钓艇烟中去,菱歌江上来。

山阴未可到,贺监几时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