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窦道者

经秦历魏松千尺,浴海挽星月一轮。

形式: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过窦道者》由唐代诗人贯休所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悟与赞美。通过“经秦历魏松千尺,浴海挽星月一轮”的诗句,贯休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象,将历史的沧桑与自然的宏伟巧妙结合。

“经秦历魏松千尺”一句,运用了夸张的手法,以“千尺”形容松树的高度,不仅突出了松树的高大挺拔,也隐喻了时间的久远和历史的厚重。这里的“秦”和“魏”分别指的是中国古代的两个朝代,通过穿越这两个历史时期的意象,诗人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自然永恒不变的敬畏。

“浴海挽星月一轮”则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广度与深度。诗人将自然界的元素——大海、星辰与月亮,融入其中,形成一幅宏大的自然景观图。在这里,“浴海”意味着在大海的怀抱中洗涤,象征着心灵的净化与升华;“挽星月一轮”则表达了诗人对宇宙之美的赞叹,以及对自然力量的崇拜。这一句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和谐,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体而言,《过窦道者》通过精炼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视角和深刻情感,是一首富有哲思与艺术魅力的佳作。

收录诗词(738)

贯休(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俗姓姜。唐末五代前蜀画僧、诗僧。七岁出家和安寺,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唐天复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赐以紫衣。能诗,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尝有句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时称“得得和尚”。有《禅月集》存世。亦擅绘画,尤其所画罗汉,更是状貌古野,绝俗超群,笔法坚劲,人物粗眉大眼,丰颊高鼻,形象夸张,所谓“梵相”。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很高的声誉。存世《十六罗汉图》,为其代表作

  • 字:德隐
  • 籍贯: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
  • 生卒年:832~912

相关古诗词

送边将

但看千骑去,知有几人归。

形式: 押[微]韵

为贯休作

分衭无血泪,望处空阑干。

形式: 押[寒]韵

冬夜宴柳驸马陟宅得更字

兰堂夜宴在秦城,座上荷衣倍觉荣。

金鼎烹炮过百味,铜壶刻漏转三更。

红妆伎出催添烛,白雪歌迟待暖笙。

犹自何郎欢不足,桂华未谢玉峰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判行营将士申请裹粮

才请冬赐,又给行装。汉州咫尺,要甚裹粮?

绵州物贱,直到益昌。

形式: 四言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