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烈妇张沈氏殉节事古体九解(其七)

绾我同心缕,著我嫁时衣。

孤灯耿耿酸风吹,尺组毕命人不知。

人不知,举家奔救乌乌啼。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烈妇张沈氏在面对不幸命运时的坚韧与决绝。通过“绾我同心缕,著我嫁时衣”这两句,诗人巧妙地将主人公的情感与衣物联系起来,暗示了她对过往生活的怀念和对爱情的忠贞不渝。接着,“孤灯耿耿酸风吹”一句,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坚定的氛围,仿佛在诉说主人公在逆境中独自坚守的决心。而“尺组毕命人不知”则进一步强调了她的牺牲精神,即使是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她也愿意为信念付出生命。

“人不知,举家奔救乌乌啼”这一句,不仅表达了外界对这位烈妇行为的无知,也暗示了她的牺牲可能带来的后果——家人的悲痛与无助。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构建,展现了烈妇张沈氏在面对生死抉择时的勇气与牺牲精神,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环境下女性的艰难处境和她们为维护尊严与信仰所做出的努力。

收录诗词(471)

陈肇兴(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烈妇张沈氏殉节事古体九解(其八)

生同衾,死同穴。

青冢巢鸳鸯,飞鸣自成匹,谓予不信如皦日。

形式: 古风

题烈妇张沈氏殉节事古体九解(其九)

人慕妇,烈且贞。我作歌,戒贪生。

吁嗟乎,女子仗义能杀身,何乃国家多全躯保妻子之庸臣。

形式: 古风

买米

市米三百钱,皑皑才一斗。

聚囷渔利家,乘此誇其有。

台人不皆贫,亦岂尽富厚。

菜色叹时艰,枵腹绝薪槱。

官司榜平粜,人趋惟恐后。

一丁米三升,鞭扑惊且走。

攒簇拥吏胥,蒙怒不厌丑。

公廷散未了,挈稚且扶耇。

谁谓台阳地,盈阡更累亩。

名为产米乡,亦有饥人否。

闻道昔先民,馀三在耕九。

贮粟预为计,丰储多聚朽。

今人何不然,岁歉辄搔首。

谓是俗纷华,虚糜费已久。

所以无盈馀,饥来罄瓦缶。

穷庐有寒士,捉襟常见肘。

米贱扬糠秕,米贵悬杵臼。

三炊虽举火,茹草兼饭糗。

一闻米价高,叹息谋莱妇。

高堂有老亲,幼子尚黄口。

仰事与俯畜,诗书非琼玖。

欲卖不值钱,换米祇取咎。

洋洋泌水清,乐饥且自守。

海日高扶桑,光华照户牖。

春色不我靳,绿到门前柳。

颇爱陶潜节,慷慨莫相负。

抗志养其真,士行不可苟。

五斗懒折腰,三升岂轻受。

甘贫本素心,肉食匪吾偶。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龙湖岩

野竹迷离翠作垣,微茫山色古云门。

烟侵晚岫通幽径,水隔寒堤接远村。

曲槛留阴閒睡鹿,疏星倚月冷啼猿。

昔年曾得游中趣,依旧湖光潋滟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