箕山

箕山惟一瓢,襄邑亦四壁。

古今一许氏,传家以清白。

茶山与东莱,三诗映圭璧。

后来二三贤,题品互紬绎。

南轩推学授,晦翁要事实。

亦有小东莱,经济亦何切。

极意深源流,敷殖久大业。

临川有二许,我来秋萧瑟。

抚卷三叹起,寒花香的皪。

形式: 古风

翻译

箕山只有一瓢水,襄邑家中四面墙。
自古以来许姓一家,清白家风代代传。
茶山与东莱之地,三位诗人诗才如玉璧。
后世贤者纷纷题诗,相互评点深入细致。
南轩学者推崇教职,晦翁主张实事求是。
也有小东莱之志,治国经邦多么切合。
竭尽全力探寻源头,广施教化成就伟业。
临川之地两位许姓,我来访时秋意萧瑟。
翻书感慨三次起身,寒花香气令人心动。

注释

箕山:指箕山隐士之典故。
惟一瓢:形容简朴。
襄邑:地名。
四壁:形容贫穷。
许氏:姓氏。
清白:廉洁正直。
茶山:地名。
东莱:地名。
圭璧:比喻杰出人才。
晦翁:朱熹的别称。
事实:实事求是。
小东莱:暗指有志于治国平天下的人。
经济:经世济民。
深源流:探究事物的根本。
敷殖:推广传播。
临川:地名。
二许:指两位许姓人物。
抚卷:翻阅书籍。
三叹:多次感叹。
寒花:秋天的花朵。
皪:光亮。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以诗书传家、清白自守的家族氛围。开篇“箕山惟一瓢,襄邑亦四壁”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许氏家族的独特之处和坚不可摧的品格。接着,“古今一许氏,传家以清白”进一步强调了这一点,说明许氏自古以来一直保持着纯洁无暇的家风。

“茶山与东莱,三诗映圭璧”则是对家族中诗人的一种赞美,他们的诗歌像宝石一样珍贵。紧接着,“后来二三贤,题品互紬绎”表达了家族后辈不仅继承了先人的学问,更有所创新和发展。

“南轩推学授,晦翁要事实”可能是在说某位长者或学者在家庭内传授知识,注重实际效果。而“亦有小东莱,经济亦何切”则是对家族中某个成员的经济才能给予肯定。

“极意深源流,敷殖久大业”一句,表达了对家族长远发展和事业的美好愿望。末尾“临川有二许,我来秋萧瑟”似乎是在描述诗人访问许氏家族时的情景,而“抚卷三叹起,寒花香的皪”则是诗人在阅读家族中人的诗书时的感慨,充满了对家族文化传承的赞赏和怀念。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许氏家族的描写,展现了一种崇尚学问、重视家风的理想境界。

收录诗词(288)

许月卿(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明皇贵妃上马图

开元天宝号太平,快活三郎偏纵情。

帝闲天骥云雷駃,回首绝怜妃子醉。

海棠酣春睡未足,扶上马时颓山玉。

二珰两边扶蹋?,群姬争扶不用命。

万花丛,玉山花,花朝王,醉牡丹。

共立马前黄幡绰,献笑颜容似嘲谑。

三郎勒马频回头,两手按膝双凝眸。

夹立两旁御弓箭,带御器械如行殿。

二珰相语俨相向,贵妃未至龙颜望。

龙颜不怡吾曹忧,昵昵私语双燕秋。

御前两骥立仗俟,御龙整暇聊缓辔。

卷中何止数十人,十人眼只在一身。

朕能坠马替妃子,不忍花飞惊玉体。

三郎但念妃子醉,岂知身醉误国事。

傥知敬是常惺惺,提主人翁教醉醒。

丑丑妇斟薄薄酒,丑妇添翁多少寿。

无盐为后能彊齐,夙夜警戒鸡鸣诗。

花钿安得纷委地,马嵬安得有坠时。

形式: 古风

题俞时琰杏山堂医

妖冶来奔夜色昏,毅然绝谷有神明。

春融庭畔一帘柳,秋满湖边万顷云。

荡涤胃肠无秽浊,洞明空色有真清。

陈楼相问胡卢处,本事方书世并行。

形式: 七言律诗

题清足堂

秀翁今又以光名,窗外琅玕不欠清。

十八公松曾入梦,两三竿竹岂无情。

红尘不近春风瑟,翠色能添夜雪灯。

我欲钓竿蓑笠去,斸分烟雨子还能。

形式: 七言律诗

赠李企

雁湖曾是谪临川,谁道风流愧昔贤。

共觉共兜乱尧世,何须虞芮质周田。

三年迁客仅数舍,一日恩书落九天。

归去来荒松菊径,勉旃忠节振家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