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北风河间道,沙飞云浩浩。
上有衔芦不鸣之寒雁,下有陨霜半死之秋草。
城外平波青黛光,大鱼跳波一尺长。
牧童吹笛枫叶里,疲牛倦马眠夕阳。
有禽大如鹤,红喙摇绿烟。
路人指我语,似是信天缘。
我生功名付樽酒,衣如枯荷马如狗。
为问天缘可信否,旗亭击剑寒蛟吼。
这首元代诗人陈孚的《河间府》描绘了一幅北方边塞的冬日景象。首句“北风河间道”点明了地点和季节,寒风吹过河间的道路,沙尘翻飞,天空云层浩渺。接着,诗人通过“衔芦不鸣之寒雁”和“陨霜半死之秋草”,形象地刻画出严冬的肃杀与凄凉。
中间四句转向自然景色,城外的湖面平静如镜,映照着青黛色的光芒,大鱼跃出水面,显示出一丝生机。牧童在枫叶中吹笛,疲惫的牛马在夕阳下休憩,构成一幅宁静而略带寂寥的画面。
后两句笔锋一转,出现一只看似鹤的大鸟,红色的喙在绿烟中摇曳,路人惊讶地指着它,似乎在谈论命运的神秘。诗人自嘲地说,他的功名已化作杯中的酒,生活困顿,衣衫褴褛,如同马匹般落魄。最后以“旗亭击剑寒蛟吼”作结,表达对未知命运的疑问和不甘。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生动的自然景象和人物活动,展现了河间府的风貌,同时也寓含了诗人对自己境遇的感慨和对人生际遇的深沉思考。
不详
至元年间,上《大一统赋》,后讲学于河南上蔡书院,为山长,曾任国史院编修、礼部郎中,官至天台路总管府治中。诗文不事雕琢,纪行诗多描摹风土人情,七言古体诗最出色,著有《观光集》、《交州集》等
山深不见寺,藤阴锁修竹。
忽闻疏钟声,白云满空谷。
老僧汲水归,松露堕衣绿。
钟残寺门掩,山鸟自争宿。
短衣孤剑客乾坤。奈无策,报亲恩。三载隔晨昏。
更疏雨、寒灯断魂。
赤城霞外,西风鹤发,犹想倚柴门。蒲醑谩盈尊。
倩谁写、青衫泪痕。
彩彩堂上簇兰翘。记生母,在今朝。无地捧金蕉。
奈烟水、龙沙路遥。
碧天迢递,白云何处,风急雨潇潇。万里梦魂消。
待飞逐、钱唐夜潮。
后来江左英贤传,又是淮西保相家。
见说锦袍酣战罢,不惊越女采荷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