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涛

芙蓉江上水浮天,夜夜寒潮到枕边。

春水扁舟思范蠡,秋槎八月候张骞。

风生芦荻声逾壮,月照蒹葭兴渺然。

小筑茆斋真胜绝,分明杜甫浣花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此诗《听涛》由明代诗人文彭所作,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江边夜景。诗中以“芙蓉江上水浮天”开篇,巧妙地将江面与天空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广阔无垠的视觉效果。接着,“夜夜寒潮到枕边”一句,既点明了时间(夜晚),又通过“寒潮”二字暗示了环境的清冷与宁静,仿佛读者能感受到诗人枕边随波涛轻轻摇动的凉意。

接下来的两句,“春水扁舟思范蠡,秋槎八月候张骞”,运用典故,分别引用了春秋时期范蠡乘扁舟隐退和汉代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智者隐逸生活和探险精神的向往与敬仰。这两句不仅丰富了诗歌的文化内涵,也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

“风生芦荻声逾壮,月照蒹葭兴渺然”则进一步描绘了江边的自然景象。风吹过芦苇,发出壮丽的声音,而月光洒在芦苇丛中,营造出一种悠远而神秘的氛围。这里,诗人通过自然界的声响与光影变化,展现了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最后,“小筑茆斋真胜绝,分明杜甫浣花川”将诗人的居住环境与唐代大诗人杜甫的浣花溪居相提并论,表达了对简朴而充满诗意生活的向往。这里的“小筑茆斋”与“杜甫浣花川”形成鲜明对比,既体现了诗人对古代文人雅士生活方式的钦佩,也流露出对当下生活状态的反思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听涛》诗通过对江边夜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历史人物的巧妙引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古代文化的崇敬,以及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佳作。

收录诗词(122)

文彭(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楚江秋泛为吴子赋

有客欲登黄鹤楼,挂帆十月辞杨州。

潇湘月落洞庭晚,巫峡猿啼云梦秋。

揽胜定寻赤壁垒,浩歌常傍白蘋洲。

杜陵李白风流在,送尔扁舟汗漫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广陵客怀

落日停桡古渡头,繁华人说是杨州。

荒祠不见无双树,锦缆空传十丈舟。

细雨入窗灯黯黯,轻尘扑面思悠悠。

功名何事翻成累,转忆当年马少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玉兰花次韵

玉花千队映华筵,胜赏须知异隔年。

香透纱窗疑郁烈,影摇庭月斗婵娟。

歌停莫使空金斝,赋就凭谁襞绛笺。

若向杨州比琼树,未应声价让渠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宴董学士新堂

学士新堂切禁垣,赏筵秩秩咏斯干。

碧桃和露来天上,玉醴生香出大官。

棋局往来随胜负,投壶还激罄交欢。

独怜沧海将归客,后会难期强自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