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缁客幽栖常苦吟,水边松下静愔愔。
有时一室焚香坐,不以诗情废道心。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居的文人在自然中的生活状态。"缁客幽栖常苦吟"表明诗人经常独自一人,隐藏于山林之间,心中充满了对文学的渴望和追求,而这种追求带有一种苦恼的情感。"水边松下静愔愔"则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画面,诗人坐在水边的松树下,环境安静而又平和,给人的心灵带来了深深的宁静。
"有时一室焚香坐"显示了诗人偶尔会在一个房间里点燃香料静坐,这种行为常见于佛教修行,是一种净化心灵、寻求内在平和的方式。最后一句"不以诗情废道心"则表明诗人虽然热爱文学(诗情),但他并不会因为这种兴趣而忽略了更深层次的精神追求(道心)。这句话也反映出诗人对佛教修行和个人信仰的尊重与平衡。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与深邃,以及他对于文学创作与精神修养之间关系的独到见解。
不详
皇唐旧相元才子,曾作蕃宣式燕遨。
郛郭上当星纪分,轩甍全压阆风高。
宾僚会集簪裾盛,衙队周环鼓吹豪。
不出公庭得仙馆,岂同徐福绝云涛。
君王取天下,有人将甲兵。
君王得天下,有人相升平。
我欲介其间,区区安取成。
莫若归养高,高卧嵓之扃。
直使万乘意,慕仰非鸿冥。
身虽隐渔钓,心岂忘朝廷。
常虑天下定,君王志骄盈。
群臣习见闻,力谏不尔听。
不有不臣者,不足回其清。
商山四老人,用是定西京。
潜希绝世躅,万一助皇明。
年当建武日,上下咸清宁。
所怀忆不陈,终焉为客星。
如何逸民传,乃有狂奴名。
横石架广门,天风自来去。
夜半闻洞箫,知是神游处。
圣朝更化广蒐贤,丹陛遥瞻穆穆天。
历数万年垂统正,精微一理得心传。
输忠敢罄刘蕡胆,擢第应同李合肩。
四海尚期王德洽,小臣稽首颂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