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庵丈以董香光画卷见赠赋此志谢

大江驱蜀下海门,东陵中扼禹所云。

洞庭北贯江横分,极望长沙空白云。

华亭宗伯画死杰,家在江南卧黄叶。

梦游贾杜伤心地,万古湖南自清绝。

扁舟上溯纵所之,千岩万壑皆生姿。

遥睇衡山泊湘渚,应是先生阁笔时。

三百年来如逝水,断缣玉碎埋燕市。

乱云脱坏随卷舒,残树迷离半生死。

吾师笔法华亭传,一一点染还天全。

少陵脱字真可补,道子破佛嗟无缘。

公今付我传孙子,他日南归水云里。

呼儿展画对潇湘,再拜谢公不敢忘。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王先谦的诗《自庵丈以董香光画卷见赠赋此志谢》描绘了大江奔流、洞庭湖的壮丽景色,以及画卷中的艺术魅力。诗人首先赞美江水东流,穿过历史遗迹,然后提及华亭宗伯(董香光)的画作,其技艺高超,画面生动。诗人梦游画卷中的贾杜伤心之地,感叹湖南的清绝之美。

接着,诗人描述自己乘舟溯流,欣赏画卷中的千岩万壑,想象董香光在描绘衡山湘渚时的专注。诗中提到画卷历经三百年沧桑,虽残破但艺术价值犹存,表达了对董香光笔法的敬仰和对其作品传承的期待。

最后,诗人向赠送画卷的自庵丈表示感激,承诺将珍藏并传承这份艺术遗产,同时表达了对未来的期许,希望能有机会在潇湘之地再次欣赏这幅画作,并永远铭记这份馈赠的深情厚谊。整首诗情感真挚,对画作的赞美与对艺术传统的尊重交织其中。

收录诗词(26)

王先谦(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寄黄觐虞太守

颇怪邮筒问讯迟,年来佳趣我能知。

先生书就元和脚,侍女妆成天宝眉。

似说悬弧庆张盥,定教掣笔叹羲之。

吴中老学浑无用,病榻孤吟鬓似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苍梧山

当年沧海东南坼,想见神山高下开。

会稽失却白水峡,郁州半割苍梧堆。

我疑溟鹏惯远徙,不数灵鹫能飞来。

已陋景纯笺草木,试招虞舜归蓬莱。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戏赠寄禅师

道人心如水镜寒,笑视尘海空迷漫。

忽逢童子掷瓦砾,清泠不觉生微澜。

异时佛杖何住著,四海飘飖一行脚。

闲田招客谁使令,坐遣天机落禅缚。

世无姬文化斗争,虞芮几时来质成。

拂衣长啸八云去,污渠蚊蚋徒纵横。

君不见趯瓶倒钵古坛主,田与上人安所取。

纤埃不著一物无,请更从师下转语。

形式: 古风

述怀

余幼好奇伟,不畏俗子詈。

食其虽儒冠,仲翔有高气。

偪侧闾里中,耻顾蜗蚓饵。

长怀千载友,宁论一室事。

弱龄经丧乱,楼船管书记。

老彭曾竞走,壮王时并骑。

不能从俯仰,颇复多慢易。

尚枉孟公留,甘作杨津避。

忽逢长沙友,邀共泉陵辔。

饱看山水归,穷途亦高致。

陇西开幕府,陕南伫儒帅。

中道有分张,微材免瑕累。

梁公实桓桓,胆气固少二。

抗手杯酒间,披肝野营次。

大江平若席,酣卧有余地。

谍报群撚来,早市缠妖燧。

深宵呼起起,草檄不成睡。

尚想九真役,凶徒俄蚁萃。

元戎空瞋目,老将或垂泪。

飞炮鸣我前,高唱倚薄醉。

突围走天门,道左纷贼帜。

湖桥中夜断,纵马泅更坠。

移军蕲水县,张幄孤峰翠。

炙背当骄阳,披襟逐凉吹。

习勇喜观陈,受降甘报使。

蹴踏骸骨场,见惯了不异。

顾惭百炼质,庶获一割利。

何期忝高科,谬得陪清位。

低心就绳墨,眵目觑文字。

肉食远谋虚,头衔流俗贵。

悠悠世事改,冉冉颓年至。

方隅空砥平,瀛海竞鼎沸。

我如祖士雅,时有声警寐。

又似曹景宗,尚忆火出鼻。

事愿每自违,身世已无系。

由来抚髀叹,不溷洗耳志。

艰难况饱历,生死久慭置。

天公不见收,水伯亦屡弃。

长歌射虎山,奋袖啼猿寺。

悠哉复游哉,终已快吾意。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