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其一)

我有一竿竹,偏会取根源。

从来汲水桔槔,直挈上西天。

不许常人著手,管定竿头先折,提桶落寒泉。

拨得机关转,北斗向南看。仗回风,乘偃月,勿波澜。

麻姑此日,西北见张骞。

选佛妙高峰顶,饮罢醍醐似醉,独坐玩婵娟。

水湛月明处,太极更无前。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翻译

我有一根竹子,特别能寻根究底。
自古以来,我就用桔槔汲取水源,直接提上天空。
不允许一般人碰触,它必定在竿头先断,然后我去取那寒泉。
一旦掌握它的奥秘,就能看到北斗指向南方。凭借回旋的风,乘着偃月,避开波涛汹涌。
今日,麻姑在此遇见了张骞。
在选佛的最高峰上,喝完甘醇的醍醐后,我仿佛微醺,独自坐着欣赏美好的月亮。
在清澈见底的水面,明亮的月光下,太极的境界无人能及。

注释

竹:竹子。
根源:根本, 源头。
桔槔:古代汲水工具。
西天:天空。
著手:接触。
先折:先断裂。
机关:秘密, 机制。
北斗:星宿名。
偃月:弯月。
波澜:波涛。
麻姑:神话中的仙女。
张骞:历史人物。
妙高峰:极高的山峰。
醍醐:佛教中的甘露。
婵娟:美好的月亮。
水湛月明:水面映照月光。
太极:中国古代哲学概念。
更无前:无比之上。

鉴赏

这首诗名为《水调歌头·其一》,作者是宋代的夏元鼎。诗中以竹子为引,寓言深刻。诗人通过描述一竿竹子自源头汲取泉水,象征着追求事物的根本和高洁的精神。"直挈上西天"表达了竹子坚韧不拔,志向高远的形象。接下来,诗人强调竹子的独特性,不允许他人轻易触及,暗示了自我保护和独立的精神。

"提桶落寒泉"与"北斗向南看"则寓言了智慧的获取和方向的指引,竹子仿佛成为了一种哲学象征。诗人借助风和偃月的意象,表达对平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法则的尊重。"麻姑此日,西北见张骞"可能暗指历史典故,寓意超越时空的交流和领悟。

最后,诗人登峰造极,品味人生的至高境界,如饮醍醐般清醒又陶醉,独自欣赏美好的月亮和宇宙的和谐,"太极更无前"象征着对道家宇宙观的理解和追求。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富有哲理。

收录诗词(34)

夏元鼎(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水调歌头

三三乾妙画,佑圣诞弥辰。

北方壬癸,水生于坎产元精。

一数先天有象,元始化生相应,灵气属阳神。

寿永齐天地,万物尽回春。说龟蛇,名黑杀,蕴深仁。

阴中阳长,要知害里却生恩。

此意宜参造化,正是金丹大道,不在咽精津。

富贵公方逼,肯问出人伦。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其五)

律应黄钟候,天地尚胚浑。

腾腾一气,家园平地一枝春。

下手依时急采,莫放中宫芽溢,害里却生恩。

火候精勤处,加减武和文。定浮沈,明主客,别疏亲。

真铅留汞,造化合乾坤。

此是身中灵宝,谁信龙从火出,二八共成斤。

些子希夷法,只在弄精魂。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其八)

神气精三药,举世没人知。

气随精化,镇常神逐气无归。

心地不明天巧,业识更缠地网,背却上天梯。

今古多豪杰,生死醉如泥。树头珠,潭底日,显金机。

两般识破,性命更何疑。

活捉金精入木,炼就当初真一,方表丈夫儿。

信取玄中趣,端的世间稀。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西江月(其一)答王和父送□错认水酒

甘露醴泉天降,琼浆玉液仙方。一壶馥郁喷天香。

曲糵人间怎酿。要使周天火候,不应错认风光。

浮沈清浊自斟量。日醉蓬莱方丈。

形式: 词牌: 西江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