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石桥僧璧晖

只在閒云里,房虚湿翠屏。

童归收晚果,客至歇残经。

月落千峰黑,龙归白水腥。

关门无一事,草木共冥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翻译

我只在悠闲的云雾中,居住的房屋周围是湿润的翠绿屏风。
孩子们归来时收集傍晚的果实,有客人来访便放下未读完的佛经。
月亮落下,群山变得漆黑,龙(可能指水汽或想象中的生物)回归,水面泛起白茫茫的水汽。
关上门,这里没有其他事情,只有草木在静谧中沉寂。

注释

只:仅仅。
閒云:悠闲的云。
房虚:房屋空旷。
湿翠屏:湿润的绿色屏风。
童归:孩子们归来。
晚果:傍晚的果实。
客至:有客人来。
残经:未读完的佛经。
月落:月亮落下。
千峰黑:群山变黑。
龙归:龙(可能指水汽)回归。
白水腥:水面有白雾。
关门:关闭门户。
无一事:没有事做。
草木共冥冥:草木一同陷入寂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清幽的山居生活画面。诗人以闲云为背景,形象地写出僧人居住的环境,"房虚湿翠屏"暗示了山间空气湿润,翠绿的屏风也增添了禅意。童子归来,采摘傍晚的果实,体现了生活的简单与自然;客人来访,僧人暂停诵经,展现出僧人的待人接物之道。

月落西山,峰峦渐暗,"千峰黑"的景象富有诗意,龙归白水,可能象征着僧人的修行或山水之间的神秘传说,"腥"字则带出一丝神秘和深沉。最后,诗人表达自己关上寺门,无事一身轻的状态,与外界隔绝,只有草木与他共享这份静谧,"草木共冥冥"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禅宗思想的融入。

收录诗词(188)

高似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鄞县(今浙江宁波)人(清康熙《鄞县志》卷一○),一说馀姚(今属浙江)人(清光绪《馀姚县志》卷二四)。孝宗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进士,调会稽县主簿,历任校书郎,出知徽州,迁守处州。宁宗庆元六年(一二○○)通判徽州,嘉定十七年(一二二四)为著作佐郎。理宗宝庆元年(一二二五)知处州。晚家于越,为嵊令史安之作《剡录》。有《疏寮小集》、《剡录》、《子略》、《蟹略》、《骚略》、《纬略》等。事见《南宋馆阁续录》卷八、《宋史翼》卷二九

  • 字:续古
  • 号:疏寮
  • 生卒年:1158—1231

相关古诗词

嶀台神弦曲(其一)

迅双桨兮刊中流,风与力兮帆无留。

瞥逝鸿兮呵慵虬,芷泣香兮木鸣樛。

宛有人兮山之幽,翠剪字兮旌柔柔。

朝阳澨兮夕阴洲,月不动兮雪霜浮。

期灵君兮一徕游,虚谷应兮寒飕飕。

酒可醺兮蘋可羞,灵不鄙兮摅吾愁。

形式: 押[尤]韵

蔡山渡

江上人家破竹门,潮来水长浸篱根。

鲚鱼一尺枇杷小,放溜船来酒满尊。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誓蟹羹

年年作誓蟹为羹,倦不能支略放行。

但是草泥行郭索,莫愁豕腹胀膨亨。

酒今到此都空了,诗亦随渠太瘦生。

吏部一生豪到底,此时得意孰为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憩昌化民家

晚程息劳辙,白日流西晖。

水鸟得鱼去,耘夫荷锄归。

川原杳仟绵,林野杂依霏。

一来扣竹馆,相邀入荆扉。

重岩吐清溜,澄阴布残菲。

曰予考此室,十世相因依。

左右桑果足,岁日鸡豚肥。

丰犹未至裕,歉亦无能饥。

予闻良自惬,欲谋北山薇。

有田可同耕,有蚕当共衣。

车夫猝无情,此志仍重违。

形式: 古风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