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笔

济南通守欲几年,最课无成愧古贤。

却为簿书抛笔砚,每思樵钓负林泉。

浮名自信虽徒尔,薄俸相拘且勉旃。

已共妻孥约生计,会须搔首赋归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济南的官员任期将满,学业无成让他愧对古代贤人。
他为了公事繁忙,不得不放下笔墨,常常怀念山林渔樵的生活。
虽然虚名让我深信不值一提,微薄的俸禄又束缚着我,姑且尽力而为。
我已经和家人约定好生活计划,到时候一定会感慨万分地回归田园。

注释

济南通守:指济南的行政长官。
欲几年:即将满任几年。
最课无成:学业或政绩没有显著成就。
愧古贤:感到愧对古代有德才的人。
簿书:公文、账册,代指公务。
抛笔砚:放下笔墨,不再写作。
樵钓:打柴和钓鱼,隐逸生活。
负林泉:向往并远离尘世,享受自然。
浮名:表面的名声,虚名。
徒尔:无意义,空洞。
薄俸:微薄的薪水。
相拘:束缚。
妻孥:妻子和孩子。
生计:生活规划。
会须:到时候,必定。
赋归田:写诗表达归隐的愿望。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祖无择所作的《试笔》。诗中表达的是济南通守任职期间的心境。首句“济南通守欲几年”表明诗人对职位任期的考虑,暗示可能任期不长;“最课无成愧古贤”则流露出对自己政绩未竟的自责,对古代贤能官员的仰慕。

“却为簿书抛笔砚”写出了诗人被繁杂的文书工作所困,不得不暂时放下文墨生涯,表达了对闲适生活的向往。“每思樵钓负林泉”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理想中的隐逸生活,想象自己在山林间樵夫钓鱼的自在。

“浮名自信虽徒尔”表达了诗人对于虚名的看法,认为这些表面的荣耀并无实际意义。“薄俸相拘且勉旃”则反映了他对微薄俸禄的现实接受,表示在当前情况下只能勉强维持。

最后两句“已共妻孥约生计,会须搔首赋归田”表达了诗人与家人商量过简单的生计计划,决心在适当的时候辞官归隐田园,回归自然,结束这种被职务束缚的生活。

整体来看,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对仕途的反思和对田园生活的渴望,展现了古代士大夫在追求名利与内心向往之间的情感挣扎。

收录诗词(153)

祖无择(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名焕斗。少学古文于穆修,又从孙明复受经学。仁宗宝元元年进士。出知袁州,首建学官,置生徒,学校始盛。英宗朝同修起居注、知制诰,加龙图阁直学士、权知开封府。神宗即位,入知通进、银台司。王安石执政,讽求其罪,谪忠正军节度副使。元丰中主管西京御史台,移知信阳军。工诗文。有《龙学文集》

  • 字:择之
  • 籍贯:蔡州上蔡
  • 生卒年:1011—1084

相关古诗词

南康春日

惭愧东风破腊来,一尊清圣为君开。

无方可使朱颜驻,有客相逢白眼回。

老大渐能知世态,疏慵那复计身媒。

遥怜伊洛冰应泮,芳草还荒旧钓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春郊即事

东方驱晓骑,南亩劝春耕。

试与牧童语,因知林鸟名。

雨前茶正小,社后酒犹清。

可笑豚蹄祝,篝车望岂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秋日感怀

多病多愁客,新秋百感生。

异乡违土性,孤宦见人情。

案厌留灯读,田思带雨耕。

不堪临晓镜,潘鬓二毛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诮王安石乞分司西京避谗而去因以述怀

割断攀缘宰相权,忧危争似我身全。

试观竿上抛生体,且拟波中戏钓船。

名利不求还独乐,是非莫辨祗高眠。

何当对景幽堂坐,更得闲吟度百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