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感怀

多病多愁客,新秋百感生。

异乡违土性,孤宦见人情。

案厌留灯读,田思带雨耕。

不堪临晓镜,潘鬓二毛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多病多愁的旅人,在新秋季节涌起百般思绪。
身处异乡,违背了乡土本性,做着孤独的官职,体验人间冷暖。
夜晚读书时,案头的灯火显得冗长,心中思念着雨中的农田劳作。
早晨照镜子,不禁感叹,两鬓斑白,潘岳般的早衰已现。

注释

多病:形容身体状况不佳,经常生病。
愁:忧虑、烦恼。
新秋:初秋时节。
违土性:违背了故乡的生活习惯。
孤宦:孤独的官员生涯。
人情:人间世故,人际关系。
案厌:案头厌倦。
带雨耕:在雨中耕田,形容艰辛。
不堪:难以承受,忍受不了。
潘鬓:潘岳的鬓发,形容早生白发。

鉴赏

这首宋代诗人祖无择的《秋日感怀》表达了作者在异乡为官的多重感受。首句“多病多愁客”直接揭示了诗人的内心状态,疾病和忧虑交织,使得他的心境沉重。"新秋百感生"则点出时令转换带来的丰富情感,秋季的萧瑟与诗人内心的波动相互映照。

“异乡违土性”描绘了诗人身处异地,无法顺应故乡生活习惯的无奈,孤独感油然而生。“孤宦见人情”进一步强调了作为孤身在外的官员,他体验到了人间的世态炎凉和人情冷暖。

“案厌留灯读”写出了诗人深夜仍在案头苦读,显示出他对职责的执着和对知识的追求,同时也暗含着生活的单调乏味。“田思带雨耕”则通过想象家乡雨中耕作的情景,寄托了对田园生活的怀念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最后两句“不堪临晓镜,潘鬓二毛成”以镜中的自己为结,潘岳是古代美男子,此处借指诗人发现自己两鬓已现斑白,形象地表达了岁月流逝、年华老去的感慨,流露出深深的哀愁和对未来的忧虑。整首诗情感深沉,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细腻而复杂的内心世界。

收录诗词(153)

祖无择(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名焕斗。少学古文于穆修,又从孙明复受经学。仁宗宝元元年进士。出知袁州,首建学官,置生徒,学校始盛。英宗朝同修起居注、知制诰,加龙图阁直学士、权知开封府。神宗即位,入知通进、银台司。王安石执政,讽求其罪,谪忠正军节度副使。元丰中主管西京御史台,移知信阳军。工诗文。有《龙学文集》

  • 字:择之
  • 籍贯:蔡州上蔡
  • 生卒年:1011—1084

相关古诗词

诮王安石乞分司西京避谗而去因以述怀

割断攀缘宰相权,忧危争似我身全。

试观竿上抛生体,且拟波中戏钓船。

名利不求还独乐,是非莫辨祗高眠。

何当对景幽堂坐,更得闲吟度百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送人作尉临潼

年少文能老,新曾射策来。

从横传古学,慷慨济时才。

黄绶官徒尔,青云志在哉。

他年归会课,迟子出尘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送刘进士游边

朔风动地雪花明,去去从知指戍城。

场藿未縻千里骥,食鱼翻嗜五侯鲭。

征途望断河冰合,旅馆吟残海月生。

且共淹留话离索,一尊浊酒为君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送宋寺丞通判邛州

半刺侯藩重,临邛驿路赊。

将经灞陵树,先看洛阳花。

土物张骞竹,民封卓氏家。

为君伤远目,日日断褒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