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死生虽异涂,昭晰本一理。
崦嵫落圆景,一诀非永逝。
达人随元化,生死一剧耳。
生生常痴冥,安知非真死。
死当安吾归,生当适吾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崇嶓的《反挽歌二首(其二)》。诗人以生死为题,表达了对生死本质的理解和超脱态度。他认为尽管死亡与生存看似不同,但其实都是自然法则的一部分,"昭晰本一理"。他引用"崦嵫落圆景",象征着日落西山,寓意生命的终了并非永远的消逝。对于通达的人来说,生死如同一场戏剧,无需过于执着。他认为人们在生前应追求自我意愿,享受生活,即使面临死亡,也应安然接受,视为回归自然的归宿。整体上,这首诗体现了诗人豁达的人生观和对生死的淡然态度。
不详
生人送死人,哀哀泪如霰。
生人阅寒暑,冉冉亦如电。
来去递相送,展转不可见。
丘樊谨封殖,陵谷犹有变。
万古长如斯,何庸致深辩。
忆昔城南会,佩马轻春风。
芳华感人心,折赠以为容。
俯仰一相失,去若南飞鸿。
青青女萝衣,蔚蔚石上松。
岁寒无夕秀,安得长相从。
愿为日月光,落君怀袖中。
三五如循环,千里宛可同。
双绾玉钗垂,相逢暗敛眉。
红潮初上脸,未语两心知。
罗袜凌波拂暗尘,露桃烟柳不胜春。
珊瑚枝下重相见,曾是鸳鸯梦里人。
阿母带儿出,儿行自回皇。
儿不倦行路,遣儿心内伤。
问儿何所伤,儿语不敢详。
将儿雇织作,不忍织鸳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