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州见敕目薛三璩授司议郎毕四曜除监察与二子有故远喜迁官兼述索居凡三十韵

大雅何寥阔,斯人尚典刑。

交期余潦倒,材力尔精灵。

二子声同日,诸生困一经。

文章开穾奥,迁擢润朝廷。

旧好何由展,新诗更忆听。

别来头并白,相见眼终青。

伊昔贫皆甚,同忧心不宁。

栖遑分半菽,浩荡逐流萍。

俗态犹猜忌,妖氛忽杳冥。

独惭投汉阁,俱议哭秦庭。

远蜀祗无补,囚梁亦固扃。

华夷相混合,宇宙一膻腥。

帝力收三统,天威总四溟。

旧都俄望幸,清庙肃惟馨。

杂种虽高垒,长驱甚建瓴。

焚香淑景殿,涨水望云亭。

法驾初还日,群公若会星。

宫臣仍点染,柱史正零丁。

官忝趋栖凤,朝回叹聚萤。

唤人看腰袅,不嫁惜娉婷。

掘剑知埋狱,提刀见发硎。

侏儒应共饱,渔父忌偏醒。

旅泊穷清渭,长吟望浊泾。

羽书还似急,烽火未全停。

师老资残寇,戎生及近坰。

忠臣辞愤激,烈士涕飘零。

上将盈边鄙,元勋溢鼎铭。

仰思调玉烛,谁定握青萍。

陇俗轻鹦鹉,原情类鹡鸰。

秋风动关塞,高卧想仪行。

形式: 排律

翻译

大雅之士何其寥落,这位贤人坚守典范
交往中我常感困顿,你的才华犹如精灵般出众
你我声名同日崛起,学子们却为经书所困
你的文章深奥难测,晋升朝廷使国家受益
旧日友情如何展现,新诗又唤起我对你的思念
分别后我们都已白头,重逢时眼神依旧明亮
回忆过去我们贫穷共患难,忧虑之心无法安宁
艰难岁月里分食豆粥,漂泊不定如浮萍
世俗猜忌不断,恶势力忽然消失
愧对投奔汉室的忠诚,众人议论秦朝的悲剧
远在蜀地无济于事,梁国囚禁也无法改变
华夷交融,世界污秽不堪
帝王之力统一三统,天威震慑四方海域
旧都很快有望光临,清庙祭祀庄严肃穆
敌军虽强大,但我们攻势如破竹
在淑景殿焚烧香火,望云亭中眺望远方
法驾归来的日子,群臣如同星辰聚会
宫臣忙碌,史官孤独
我身为小官,朝退感叹如萤火虫聚集
唤人欣赏你的身姿,未嫁的你如此美丽
挖掘出深藏的剑,提刀显现锋芒
平民百姓应共享丰足,渔夫却忌惮清醒
流浪至清渭河畔,长吟中望向浑浊的泾水
紧急的羽书传递着战事,烽火仍未停息
军队疲惫,残敌仍在骚扰,边境形势严峻
忠臣愤怒陈词,烈士泪水飘洒
前线将领众多,功勋卓著载入史册
仰望苍穹,谁能调和天下,掌握正义
陇地风俗轻视鹦鹉,人们渴望团结如鹡鸰
秋风吹过边塞,我静卧想象你的风采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作品,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和个人遭遇的坎坷。诗中通过对比和反衬的手法,表现了诗人的忧国忧民之心,以及个人的悲凉和无奈。

开篇“大雅何寥阔,斯人尚典刑”两句,借用古代礼乐制度中的“大雅”来表达对国家和社会现实的深切关怀。诗人感叹时势之宽广,却见到人们仍在受苦于严苛的法律。

接着,“交期余潦倒,材力尔精灵”描绘了诗人个人遭遇的艰难,及对才华和力量的自信。这里“二子声同日,诸生困一经”则是抒发了对儿女教育和未来发展的忧虑。

“文章开穾奥,迁擢润朝廷”显示诗人通过文学作品来表达自己对于国家大事的关心和参与。紧接着,“旧好何由展,新诗更忆听”则是对友情和文学创作的追怀。

“别来头并白,相见眼终青”表现了时间流逝与人世沧桑,以及对友人的思念。而“伊昔贫皆甚,同忧心不宁”则表达了过去的贫困生活和对未来的共同忧虑。

中间部分,“栖遑分半菽,浩荡逐流萍”写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漂泊,以及对自然界的观察。“俗态犹猜忌,妖氛忽杳冥”则揭示了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民心理的复杂性。

“独惭投汉阁,俱议哭秦庭”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上的失误与悲剧的反思。紧接着,“远蜀祗无补,囚梁亦固扃”则是对边疆战争和监牢生活的描绘。

“华夷相混合,宇宙一膻腥”展现了诗人对于民族融合与世界统一的理想。“帝力收三统,天威总四溟”则是对皇权统治力的赞颂。

后半部分,“旧都俄望幸,清庙肃惟馨”写出了对历史遗迹的怀念和对清净宫庙的敬畏。“杂种虽高垒,长驱甚建瓴”则是对军事和建筑成就的赞美。

“焚香淑景殿,涨水望云亭”描绘了宫廷生活的繁华与自然景观的壮丽。紧接着,“法驾初还日,群公若会星”表达了诗人对于朝政和官员聚集的观察。

“宫臣仍点染,柱史正零丁”则是对宫廷文化和历史记载的描述。“官忝趋栖凤,朝回叹聚萤”表现了对官场生活的无奈与对昔日繁华的追忆。

“唤人看腰袅,不嫁惜娉婷”则是对女性美丽和婚姻观念的抒发。而“掘剑知埋狱,提刀见发硎”则是对战争与斗争的描写。

“侏儒应共饱,渔父忌偏醒”表达了对于知识分子和普通百姓的同情以及对人世间不公的批判。“旅泊穷清渭,长吟望浊泾”则是诗人的漂泊生活和对自然美景的追求。

“羽书还似急,烽火未全停”描绘了边疆战争的紧张气氛。紧接着,“师老资残寇,戎生及近坰”则是对军队老将和战事的反思。

最后,“忠臣辞愤激,烈士涕飘零”表达了诗人对于忠诚官员和英雄人物的赞美与哀悼。“上将盈边鄙,元勋溢鼎铭”则是对边疆将领的功绩和奖赏的描绘。

“仰思调玉烛,谁定握青萍”表现了诗人对于历史人物的怀念与对未来命运的探讨。全诗以此结束,留给读者无尽的思考空间。

收录诗词(1462)

杜甫(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 字:子美
  • 籍贯: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 生卒年:712-770

相关古诗词

积草岭

连峰积长阴,白日递隐见。

飕飕林响交,惨惨石壮变。

山分积草岭,路异明水县。

旅泊吾道穷,衰年岁时倦。

卜居尚百里,休驾投诸彦。

邑有佳主人,情如已会面。

来书语绝妙,远客惊深眷。

食蕨不愿馀,茅茨眼中见。

形式: 古风 押[霰]韵

聂耒阳以仆阻水书致酒肉疗饥荒江诗得代怀兴尽本韵至县呈聂令陆路去方田驿四十里舟行一日时属江涨泊于方田

耒阳驰尺素,见访荒江眇。

义士烈女家,风流吾贤绍。

昨见狄相孙,许公人伦表。

前期翰林后,屈迹县邑小。

知我碍湍涛,半旬获浩溔。

麾下杀元戎,湖边有飞旐。

孤舟增郁郁,僻路殊悄悄。

侧惊猿猱捷,仰羡鹳鹤矫。

礼过宰肥羊,愁当置清醥。

人非西喻蜀,兴在北坑赵。

方行郴岸静,未话长沙扰。

崔师乞已至,澧卒用矜少。

问罪消息真,开颜憩亭沼。

形式: 古风 押[筱]韵

莫相疑行

男儿生无所成头皓白,牙齿欲落真可惜。

忆献三赋蓬莱宫,自怪一日声烜赫。

集贤学士如堵墙,观我落笔中书堂。

往时文采动人主,此日饥寒趋路旁。

晚将末契托年少,当面输心背面笑。

寄谢悠悠世上儿,不争好恶莫相疑。

形式: 古风

蚕谷行

天下郡国向万城,无有一城无甲兵!

焉得铸甲作农器,一寸荒田牛得耕?

牛尽耕,蚕亦成。

不劳烈士泪滂沱,男谷女丝行复歌。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