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妻李夫人联句

室中是阿谁,叹息声正悲。

叹息亦何为,但恐大义亏。

大义同胶漆,匪石心不移。

人谁不虑终,日月有合离。

我心子所达,子心我所知。

若能不食言,与君同所宜。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夫妻间深厚的情感和对忠诚的坚守。贾充通过诗句表达了对妻子李夫人的深情厚意以及对两人关系中“大义”的重视。诗中提到的“大义”可能指的是夫妻间的承诺与责任,强调了即使在时间的流逝和外界变化中,两人心中的情感与承诺也不会改变。

“室中是阿谁,叹息声正悲。” 开篇以疑问和叹息引入,营造了一种哀愁的氛围,暗示了某种情感上的困扰或分离的痛苦。接着,“叹息亦何为,但恐大义亏。” 进一步解释了叹息的原因,是对“大义”的担忧,即担心两人之间的承诺和忠诚会受到损害。

“大义同胶漆,匪石心不移。” 这句话形象地比喻了夫妻间深厚的情感如同胶漆般牢固,即使历经风雨,两颗心也不会改变。这种坚定的信念是建立在对彼此完全理解与信任的基础上的。

“人谁不虑终,日月有合离。” 这里引用了自然界的规律来隐喻人生的无常,指出即使是永恒如日月,也有聚散之时,以此提醒人们珍惜眼前人和当下时光。

“我心子所达,子心我所知。” 表达了双方心灵相通,相互理解的程度之深,强调了沟通与共鸣的重要性。

最后,“若能不食言,与君同所宜。” 希望对方能够坚守承诺,共同追求美好,体现了对未来的美好愿景和对忠诚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夫妻间深厚的情感纽带和对忠诚的执着追求,是一首充满深情与智慧的作品。

收录诗词(1)

贾充(魏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三国曹魏末期至西晋初期重臣,曹魏豫州刺史贾逵之子。西晋王朝的开国元勋。曾参与镇压淮南二叛和弑杀魏帝曹髦,因此深得司马氏信任。晋朝建立后,转任车骑将军、散骑常侍、尚书仆射,后升任司空、太尉等要职。更封鲁郡公。咸宁末,为使持节、假黄钺、大都督征讨吴国。吴国平定后,增邑八千户。太康三年(282年),去世。西晋朝廷追赠他为太宰,礼官议谥曰荒,司马炎不采纳,改谥为武。有集五卷

  • 字:公闾
  • 籍贯:平阳襄陵(今山西襄汾东北)
  • 生卒年:217年—282年

相关古诗词

献诗

惟臣之先,昔仕于汉。奕世绵绵,颇涉台观。

暨臣父综,遭时之难。卯金失御,邦家毁乱。

适兹我土,庶存孑遗。天启其心,东南是归。

厥初流隶,困于蛮垂。大皇开基,恩德远施。

特蒙招命,拯擢泥污。释放巾褐,受职剖符。

作守合浦,在海之隅。迁入京辇,遂升极枢。

枯瘁更荣,绝统复纪。自微而显,非愿之始。

亦惟宠遇,心存足止。重值文皇,建号东宫。

乃作少傅,光华益隆。明明圣嗣,至德谦崇。

礼遇兼加,惟渥惟丰。哀哀先臣,念竭其忠。

洪恩未报,委世以终。嗟臣蔑贱,惟昆及弟。

幸生幸育,托综遗体。过庭既训,顽蔽难启。

堂构弗克,志存耦耕。岂悟圣朝,仁泽流盈。

追录先臣,悯共无成。是济是拔,被以殊荣。

珝忝千里,受命南征。旌旗备物,金革扬声。

及臣斯陋,实暗实微。既显前轨,人物之机。

复傅东宫,继世荷辉。才不逮先,是忝是违。

乾德博好,文雅是贵。追悼亡臣,冀存遗类。

如何愚胤,曾无仿佛。瞻彼旧宠,顾此顽虚。

孰能忍愧,臣实与居。夙夜反侧,克民自论。

父子兄弟,累世蒙恩。死惟结草,生誓杀身。

虽则灰陨,无报万分。

形式: 四言诗

答华永先诗

桴鼓常在侧,笔研永欲捐。

卷帙不复开,干戈以为权。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答阮得猷诗

友朋顾之,贻我良箴。玩之无斁,终咏斯音。

燕鼎在舟,虽重不沈。庶凭嘉谟,高迹可寻。

形式: 四言诗 押[侵]韵

杂诗

吴寇未殄灭,乱象侵边疆。

天子命上宰,作蕃于汉阳。

开国建元士,玉帛聘贤良。

予非荆山璞,谬登和氏场。

羊质服虎文,燕翼假凤翔。

既惧非所任,怨彼南路长。

千里既悠邈,路次限关梁。

仆夫罢远涉,车马困山冈。

深谷下无底,高岩暨穹苍。

丰草停滋润,雾露沾衣裳。

玄林结阴气,不风自寒凉。

顾瞻情感切,恻怆心哀伤。

士生则悬弧,有事在四方。

安得恒逍遥,端坐守闺房。

引义割外情,内感实难忘。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