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描绘了一幅竹泉相映、幽静雅致的画面。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竹林的清幽与泉水的流动巧妙结合,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庭栽绿竹自清幽,更引寒泉入槛流",开篇即点明主题,绿竹在庭院中自成一景,寒泉潺潺流入石栏,动静结合,营造出宁静而生动的氛围。
接着,诗人进一步描绘了竹泉之景的细节,"镜影净涵淇澳雾,金声遥戛渭川秋",竹影倒映在水中如同明镜,雾气轻笼,金秋的余音在远处回荡,仿佛能听到秋天的低语。"阴凝翡翠烟光合,润浥帘栊雨气浮",竹林深处,烟雾缭绕,如同翡翠般翠绿,湿润的空气仿佛能触摸到,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清新。
最后,诗人借蒋生能赋咏的故事,表达了对竹泉美景的深深感慨和无限遐想,"更说蒋生能赋咏,坐看三径思悠悠",蒋生的咏叹让这竹泉之景更加富有诗意,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悠远思绪。
整首诗通过对竹泉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明末文人对于自然美的独特感悟和审美情趣,同时也体现了诗人高雅的情操和深邃的思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