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其十二)坐悟

我去就他甚易,他来认我良难。悟时到处是壶天。

古诗寻一句,危坐看香烟。

金玉满堂不守,菁华岁月空迁。从今饱饭更安眠。

丹经都不看,闲坐一千年。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文学家刘辰翁所作,名为《临江仙·坐悟》。全诗通过对比和反差手法,表达了禅宗“顿悟”思想,以及对世俗功名利禄的超脱。

“我去就他甚易,他来认我良难。”两句表面上看似是在叙述人际交往中的不易,但在禅理中,这是指修行者要真正理解和体会佛法的深义,非一朝一夕之功,而世俗的人往往不能深刻领悟。

“悟时到处是壶天。”这里的“悟”字关键,意味着顿悟真理,此时此刻,无论何地何景,都如同在壶天中修行,心灵得到了极致的自由和宁静。

“古诗寻一句,危坐看香烟。”这两句则是在形容禅者对待时间的态度,即便是面对古人遗留的诗词,也不过是随意翻阅,不急不躁;而“危坐”则是表达一种宁静致远、超然物外的心境,连香烟升腾都能观照其中道理。

“金玉满堂不守,菁华岁月空迁。”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对物质财富和世俗功名的态度。尽管富贵如同金玉堆积,但终究如浮云,一去不返;时间年华也在无声中流逝。

“从今饱饭更安眠。”此句是对前述超脱态度的一种生活写照,即便是吃饱了饭,也只是更加安然入睡,体现了一种达观和满足。

最后,“丹经都不看,闲坐一千年。”这两句则是在强调禅修的境界。即使不再翻阅那些丹道秘籍,只是在静坐中沉浸,一旦心灵开悟,就如同坐在那里一千年,时间和空间都已不复存在。

综观全诗,是在表达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禅理的境界。诗人通过对比物质与精神、动与静、世间与出世间的对立,展现了禅宗“本无所有”的思想精髓。

收录诗词(563)

刘辰翁(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号须溪。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他一生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遗著由子刘将孙编为《须溪先生全集》,《宋史·艺文志》著录为一百卷,已佚

  • 字:会孟
  • 籍贯: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
  • 生卒年:1233.2.4—1297.2.12

相关古诗词

临江仙(其九)有感

过雁天边信息,两宫池上心情。沉思海角愤难平。

山风欺客梦,耿耿到天明。

幸自不争名利,闲愁夜夜如惊。明朝鬓白两三茎。

世人都不念,似汝复何成。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临江仙(其三)壬午七夕

天际何分南与北,五更纵又成横。

夜来拾得断河星。化为一片石,持去问君平。

老大看天一笑,儿童问我须应。向来牛女本无名。

要知天上事,亦似谤先生。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临江仙(其二)寿刘教

闻道城东鹤会,欣然一笑乘风。不知一鹤在墙东。

神仙人不识,未始出吾宗。

弟子有年于此,先生之道如龙。碧桃花子落壶中。

化为三五粒,元是北边松。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临江仙(其一)

睡过花阴一丈,愁深酒力千钟。梦魂不得似游蜂。

瓶花无密约,到处自神通。

天上西湖似锦,人间骄马如龙。今年不与去年同。

飘零终不恨,难与故人逢。

形式: 词牌: 临江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