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女行

三年成一葛,五年成一丝。

丝比白玉纚,葛比黄金緌。

何乃贵如此,缕缕手自治。

服登君子堂,六亲竞来窥。

不道新人丑,尽道田家宜。

日入归曲房,拂拭架高椸。

通宵爇藜火,手叠成四规。

床头文竹筐,匙管常相离。

自非岁时属,不识阳春姿。

宁为箧中陈,忍作身上缁。

室中复长女,行当治归资。

短线绽故缝,颜色不改渝。

家贫无织纴,持此申佩缡。

方领曳长袖,阔略无所施。

须怜辛苦作,勿嗔时样非。

如母藏十载,时来未可知。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贫女行》描绘了一位贫苦女子的辛劳生活与坚韧精神。全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贫女从纺线织布到制成衣物的全过程,以及她对衣物的精心照料和对未来的憧憬。

首句“三年成一葛,五年成一丝”,生动地描绘了纺线织布的漫长过程,暗示了贫女劳动的艰辛与不易。接着,“丝比白玉纚,葛比黄金緌”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织成的丝与葛比作珍贵的白玉和黄金,突出了贫女所织之物的价值与品质,同时也表达了对贫女勤劳智慧的赞美。

“何乃贵如此,缕缕手自治”点明了贫女织物之所以珍贵,是因为她亲手制作,倾注了心血与汗水。接下来,“服登君子堂,六亲竞来窥”描述了贫女所织衣物被送往贵族之家,受到众人的关注与赞赏,这既是对贫女技艺的认可,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贫富差距的鲜明对比。

“不道新人丑,尽道田家宜”一句,通过对比新旧衣物,强调了贫女所织衣物的适宜与美观,而非仅仅因其材质的贵重。这一转折,进一步凸显了贫女的审美眼光与生活智慧。

“日入归曲房,拂拭架高椸”至“勿嗔时样非”部分,详细描绘了贫女在夜晚整理衣物的情景,表现了她对衣物的珍视与爱护。同时,通过“如母藏十载,时来未可知”一句,寄托了贫女对未来生活的期待与希望,即使现在贫困,但未来或许会有转机。

整首诗通过贫女的日常生活细节,展现了她的勤劳、智慧、审美以及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心态,深刻揭示了社会底层人物的生活状态与精神世界,具有强烈的人文关怀与社会批判意味。

收录诗词(158)

沈一贯(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严子陵

汉帝思故人,迢遥梦明月。

清晨题十行,五道使车发。

卧邸呼不起,揽车嗟咄咄。

偃蹇中宵足,留连旧时舌。

客星犹在天,肯为曹官屈。

至今七里滩,潺湲足怡悦。

所以马伏波,一见真主决。

投彼交让冠,乐来就简脱。

古道信阔达,难为后人说。

形式: 古风

杂诗七首(其一)

吾闻轩辕帝,膝行上空同。

一当广成子,与物游无终。

至阳奋黄墟,至阴出玄穹。

变化超象外,睛天飞玉龙。

万灵朝甘泉,一往空后宫。

已无首山金,但闻乌号弓。

精英不可扳,髣髴如梦中。

形式: 古风

杂诗七首(其二)

止水鉴毫发,流水迷圆方。

稚齿谶几先,病骨知暄凉。

谷虚响乃满,天寒月有芒。

静虚道之极,至柔化为刚。

君平有明诫,强人不为王。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杂诗七首(其三)

晨凌地肺顶,高歌露晞曲。

人生有去来,此曲无离续。

少殇人所怜,老归子亦哭。

老少既同哀,脩短亦齐促。

岂知蚿怜夔,一足吾亦足。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