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春风著物本无殊,姑射偏成玉雪肤。
独笑浮花媚凡目,水边疏影不胜孤。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弥逊的《次韵王才元少师杂花(其一)》。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通过对春风和花的描写,表现了自己的审美情趣和独特感受。
"春风著物本无殊,姑射偏成玉雪肤。" 这两句表达了春风吹拂万物,本无所辨,但在诗人的眼中,却使某些花朵显得特别清新脱俗,如同玉一样洁白细腻。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也透露出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独具慧眼的态度。
"独笑浮花媚凡目,水边疏影不胜孤。" 这两句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独特情感。他似乎在嘲笑那些普通的花朵吸引着众人的目光,而他自己却沉醉于水边那稀疏的花影中,这些花影在他的眼里更显得寂寞而难以忘怀。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差,展现了诗人对于美的独特理解和深刻感受。同时,也体现出了诗人的个性和情操,他不随波逐流,而是追求更加内在和深邃的美好。
不详
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丘壑胸中自广居,数椽茅屋小蜗庐。
门罗莫谩惊乌鹊,户外曾来长者车。
路断人稀山正深,隔林钟鼓报新音。
已穷渡水沿崖力,更尽眠云坐石心。
虞丘东北有萝山,千丈月梯半日攀。
磐石醉眠天籁发,孤松笑抚我心闲。
海澄采药仙舟外,云暗藏书禹穴间。
且就草堂留一宿,东峰和月弄潺湲。
何日刀头水石间,婆娑犹得一官闲。
杖藜早晚寻幽处,望断秋空不见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