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路断人稀山正深,隔林钟鼓报新音。
已穷渡水沿崖力,更尽眠云坐石心。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弥逊的作品,名为《次韵叔孝郎中送游黄山见一老之作(其二)》。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描写山中行旅情景和内心感受的诗句。
"路断人稀山正深" 这一句设置了整个诗篇的氛围,通过“路断”、“人稀”与“山正深”三个词组,营造出一种幽深而偏僻的山中景象,给人以超凡脱俗之感。
"隔林钟鼓报新音" 这句诗表明在这深山之中,不仅自然风光迷人,还有寺庙中的钟声与鼓声穿越树林传来,为诗人的心灵带来了新的感悟。这里的“新音”可能指的是一种精神上的觉醒或是对生活的新的理解。
"已穷渡水沿崖力" 这句话描绘了诗人在山中行走时,面临险峻山势和湍急河流的情景。“已穷渡水”表明诗人不畏艰难,勇于攀越,而“沿崖力”则形象地展示了他在自然力的挑战下坚持前行的决心与力量。
"更尽眠云坐石心" 这句诗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与大自然合一的心境。诗人在山中找到一个可以安睡的地方,任由云来去,而他的内心如同静坐在石头上一般坚定不移。这也象征着他对精神家园的追求和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中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诗人在其中所体验到的艰辛与宁静,展现了诗人对于超脱世俗、寻找内心平静的渴望。
不详
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虞丘东北有萝山,千丈月梯半日攀。
磐石醉眠天籁发,孤松笑抚我心闲。
海澄采药仙舟外,云暗藏书禹穴间。
且就草堂留一宿,东峰和月弄潺湲。
何日刀头水石间,婆娑犹得一官闲。
杖藜早晚寻幽处,望断秋空不见山。
叶叶彫梧阵阵风,疏云全放月华浓。
故人不寄江头信,看尽飞鸿断复纵。
树冷饥蝉犹乱吟,风檐琴瑟露寒侵。
妻孥工作无衣态,却恨清砧动好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