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忆昨明光殿,新承天子恩。
剖符移北地,授钺领西门。
塞草迎军幕,边云拂使轩。
至今闻陇外,戎虏尚亡魂。
这是一首描写边塞将领凯旋归来的诗句,通过对过往荣耀的回忆和对当前战果的赞颂,展现了古人对于军功与疆土安全的重视。"忆昨明光殿,新承天子恩"表达了对昔日受封于帝王之手的情景及所获得恩泽的怀念。"剖符移北地,授钺领西门"则写出了将军征战北疆、接受命令统领边塞的壮举。"塞草迎军幕,边云拂使轩"描绘了边关的荒凉景象与将帅车驾的威严。
最后两句"至今闻陇外,戎虏尚亡魂"透露出战争带来的沉痛,即便是胜利者,也会对逝去的敌人感到些许哀伤。整首诗通过对过去战功的回忆和现实情境的描绘,表现了边塞将领复杂的情感和深厚的历史责任感。这不仅是一种个人英雄主义的颂歌,更是对国家安危的深切关怀。
岑参以其独特的视角捕捉到了边塞生活的苍凉与壮美,诗中所蕴含的情感和意象,是他深刻体验后的心灵抒发。
不详
唐代边塞诗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漫漫澄波阔,沈沈大厦深。
秉心常匪席,行义每挥金。
汲引窥兰室,招携入翰林。
多君有令子,犹注世人心。
渭北春已老,河西人未归。
边城细草出,客馆梨花飞。
别后乡梦数,昨来家信稀。
凉州三月半,犹未脱寒衣。
溪水碧于草,潺潺花底流。
沙平堪濯足,石浅不胜舟。
洗药朝与暮,钓鱼春复秋。
兴来从所适,还欲向沧洲。
摄政朝章重,持衡国相尊。
笔端通造化,掌内运乾坤。
青史遗芳满,黄枢故事存。
空悲渭桥路,谁对汉皇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