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怀蓝六在延平

贫贱相知若吾友,取端于此能更求。

德性委蛇结绿佩,文章璨烂珊瑚钩。

与君千里共明月,思子一日如三秋。

愿学延平两龙剑,风波际会永同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贫穷时的知己如同我的朋友,一切美好的开始就在这里寻找。
品德如蛇形的碧玉佩,才华如同光彩夺目的珊瑚钩。
即使千里之外,也能共享同一轮明月,思念你的心情就像一日过三秋。
我愿学习延平双龙剑的技艺,期待在风浪中相遇,永远一同游历。

注释

贫贱:形容贫穷和低微。
相知:相互了解、知己。
吾友:我亲爱的朋友。
取端:开始、起源。
能更求:还能继续追求。
德性:品德、修养。
委蛇:曲折有致,比喻人的品性深沉。
结绿佩:指珍贵的碧玉饰品,象征高洁的品质。
文章:这里指诗文才华。
珊瑚钩:比喻才华出众。
千里:形容距离遥远。
共明月:共享同一轮明月,象征着情感的连接。
思子:想念你。
一日如三秋:形容极度思念,一日仿佛过了一年。
延平两龙剑:古代传说中的宝剑,象征高超的武艺和理想。
际会:遭遇、机会。
永同游:永远一起游历,寓意友谊长存。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的《寄怀蓝六在延平》。诗中,黄庭坚以贫贱之交的深厚情谊为起点,表达了对朋友蓝六的思念和敬仰之情。他将对方的品德比作委蛇的结绿佩,象征其高尚的德行;文章则如璀璨的珊瑚钩,显示出蓝六卓越的才华。诗人通过“与君千里共明月”表达对远方朋友的深深挂念,觉得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最后,他表达了希望像延平二龙剑那样,与蓝六在人生的风浪中共同游历,长久相伴的愿望。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生动,富有哲理,展现了黄庭坚对友情的独特理解和珍视。

收录诗词(2359)

黄庭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 字:鲁直
  • 号:山谷道人
  •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 生卒年:1045.8.9-1105.5.24

相关古诗词

寄李次翁

雨断山川明,花深鸟乌乐。

枯骨不沾名,古今同一壑。

惟有在世时,聊厚不为薄。

南箕与北斗,亲友多离索。

斯文如旧欢,李侯极磊落。

颇似元鲁山,用心抚疲弱。

不以民为梯,俯仰无所怍。

胸中种妙觉,岁晚期必穫。

然膏夜读书,见圣宜有作。

文字寄我来,官邮远飞橐。

世缘心已死,傥得万金药。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寄陈适用

日月如惊鸿,归燕不及社。

清明气妍暖,亹亹向朱夏。

轻衣颇宜人,裘褐就椸架。

已非红紫时,春事归桑柘。

空馀车马迹,颠倒桃李下。

新晴百鸟语,各自有匹亚。

林中仆姑归,苦遭拙妇骂。

气候使之然,光阴促晨夜。

解甲号清风,即有幽虫化。

朱墨本非工,王事少閒暇。

幸蒙馀波及,治郡得黄霸。

邑邻陈太丘,威德可资借。

决事不迟疑,敏手擘太华。

颇复集红衣,呼僚饮休暇。

歌梁韵金石,舞地委兰麝。

寄我五字诗,句法窥鲍谢。

亦叹簿领劳,行欲问田舍。

相期黄公垆,不异秦人炙。

我初无廊庙,身愿执耕稼。

今将荷锄归,区芋畦甘蔗。

观君气如虹,千辈可陵跨。

自当出怀璧,往取连城价。

赐地买歌僮,珠翠罗广厦。

富贵不相忘,寄声相慰藉。

形式: 古风

寄季张

园中看笋已成竹,阶下种槐还得阴。

出门望君车马绝,临水问信鲤鱼沈。

赠君以匠石斸泥之利器,渊明无弦之素琴。

此书到日可归来,思子妙质为知音。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寄忠玉提刑

市骨蕲千里,量珠买娉婷。

驽骀参逸驾,西子泣深屏。

吾人材高秀,胸次列渭泾。

严能喜剧部,持节按祥刑。

萑蒲稍衰息,郡县或空囹。

读书头愈白,见士眼终青。

今时斤斧地,虚次待发硎。

早晚紫微禁,占来有使星。

形式: 古风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