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李士宁道人

季主逡巡居卜肆,弥明邂逅作诗翁。

曾令宋贾叹车上,更使刘侯惊坐中。

杳杳人传多异事,冥冥谁识此高风。

行歌过我非无谓,唯恨贫家酒盏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季主在街市的卜卦摊上犹豫不决,弥明偶然间成了吟诗的老人。
他曾让宋代商贾感叹于车上的奇遇,又让刘侯在座中感到惊讶。
人们悄悄流传着他许多奇异的故事,但又有谁能真正理解他高尚的品格。
他边走边唱经过我这里并非没有深意,只是遗憾我家贫穷,酒杯总是空的。

注释

季主:古代对占卜者的尊称。
卜肆:古代占卜、算卦的店铺。
邂逅:偶然相遇。
诗翁:老诗人。
宋贾:宋国的商人。
叹车上:对车上的事情表示惊叹。
刘侯:身份不明的贵人。
惊坐中:在座的人感到惊讶。
杳杳:形容消息或人影稀少,难以寻觅。
异事:奇异的事情。
冥冥:深远难测的样子。
高风:高尚的品格。
行歌:边走边唱。
过我:经过我的地方。
非无谓:并非没有深意。
贫家:贫穷的家庭。
酒盏空:酒杯空了,暗示贫穷。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所作,题为《赠李士宁道人》。从诗的内容来看,王安石在赞美李士宁道人的高洁品格和深厚的文学造诣。

“季主逡巡居卜肆,弥明邂逅作诗翁。”这里“季主”指的是李士宁,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其文学才华的赞扬。通过“逡巡居卜肆”,可知李士宁在隐居生活中致力于学问,且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而“弥明邂逅作诗翁”则指出了他在诗歌创作上的卓越成就。

“曾令宋贾叹车上,更使刘侯惊坐中。”这两句强调了李士宁文学作品的影响力,能够让人在行走坐卧之际都能感受到其震撼。这里的“宋贾”和“刘侯”可能指的是当时有名望的人物,他们被诗人的作品所折服。

接下来的“杳杳人传多异事,冥冥谁识此高风。”则表达了人们对于李士宁道人非凡的文学成就和个人品德的赞誉,以及对其高洁人格的不解。诗中的“杳杳”、“冥冥”都是形容词,用来强调人们对其才能和品德的普遍认可以及难以企及。

最后两句,“行歌过我非无谓,唯恨贫家酒盏空。”则是王安石表达自己对于李士宁道人的仰慕之情,以及在赞美中感到自己的境遇与之形成鲜明对比。诗人希望能有机会以丰盛的宴席来款待这位高洁的道人,但现实中的贫穷使这一愿望难以实现。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王安石对李士宁文学才华和品德的高度评价,同时也透露出诗人自己对于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感慨。

收录诗词(1765)

王安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字:介甫
  • 号:半山
  • 生卒年: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相关古诗词

赠殊胜院简道人

早悟耆山善,今为洛社豪。

有生常寂寞,所得是风骚。

露夕吟逾苦,云收思共高。

此怀差自适,千社一牛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藏春坞诗献刁十四丈学士

蒜山东渡得林丘,邂逅篮舆亦少留。

今日更知莱氏隐,暮年长忆武陵游。

欲营垣屋随穿斸,尚叹尘沙隔献酬。

遥约勾吴亭下路,春风深驻五湖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露坐

露坐看沟月,飘然风度荷。

珠跳散作点,金涌合成波。

老失芳岁易,静知良夜多。

陵秋久不寐,吾乐岂弦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双庙

两公天下骏,无地与腾骧。

就死得处所,至今犹耿光。

中原擅兵革,昔日几侯王。

此独身如在,谁令国不亡。

北风吹树急,西日照窗凉。

志士千年泪,泠然落奠觞。

形式: 排律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