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谢希深学士见寄

天地久开泰,过言防结括。

谁怜多出处,自省有本末。

心焉介如石,可裂不可夺。

尽室得江行,君恩与全活。

回头谏诤路,尚愿无壅遏。

岂独世所非,千载成迂阔。

形式: 古风 押[曷]韵

翻译

天地长久安宁,过分的话语要谨慎以免引起纷争。
谁能理解你的出处和深意,只有自我反省才能把握根本。
你的心坚定如磐石,任凭如何攻击也无法动摇。
全家得以乘船顺江而下,你的恩德使我们得以保全。
回首往事,我仍愿直言进谏,希望道路畅通无阻。
这岂止是世人非议,千年以后也会被认为是过时的见解。

注释

天地:宇宙、天地间。
泰:平安、安宁。
过言:过分的话。
防结括:防止纠纷或矛盾。
怜:理解、同情。
出处:来历、根源。
自省:自我反省。
本末:根本和枝节。
心焉:内心。
介如石:像石头一样坚硬。
尽室:全家。
江行:乘船顺江而下。
君恩:君主的恩惠。
全活:保全生命。
谏诤:直言规劝。
壅遏:阻碍、堵塞。
世所非:世人非议。
迂阔:过时、不合时宜。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范仲淹的作品,题为《和谢希深学士见寄》。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公正和个人原则的坚守,强调了诚实守信、自我反省以及忠诚进谏的重要性。首句“天地久开泰”寓意天下太平,但诗人提醒人们不要过于夸大其词,要谨慎言行。接下来的“谁怜多出处,自省有本末”表达了对世事复杂性的理解,主张个人应有明确的是非观念和自我约束。

“心焉介如石,可裂不可夺”运用比喻,形容人的心志坚定,即使面临困难也能坚持原则。诗人表达出对君王的感激之情,因为君恩使全家得以保全。“回头谏诤路,尚愿无壅遏”表达了诗人希望自己的直言进谏之路畅通无阻,体现出他的忠直性格。

最后两句“岂独世所非,千载成迂阔”则揭示出,诗人认为自己的行为虽然可能在当时被误解,但长远来看,坚守真理和正义始终是值得的。整首诗体现了范仲淹的道德修养和责任感,以及他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收录诗词(315)

范仲淹(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世称“范文正公”。文学素养很高,写有著名的《岳阳楼记》

  • 字:希文
  • 生卒年:989-1052年

相关古诗词

和僧长吉湖居五题(其一)湖山

湖山满清气,赏心甲吴越。

晴岚起片云,晚水连初月。

渔父得意归,歌诗等闲发。

形式: 古风 押[月]韵

和僧长吉湖居五题(其二)水月

千寻月脚寒,湖影净于天。

忽如嫦娥宫,俯仰见婵娟。

更约中秋夕,长津无寸烟。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和僧长吉湖居五题(其三)筠亭

为爱碧鲜亭,入夏叩叩至。

台榭竞生烟,独有清凉意。

高冈凤不来,幽人此沉醉。

形式: 古风 押[寘]韵

和僧长吉湖居五题(其五)渚莲

武陵谁家子,波面双双渡。

空积心中丝,未成机上素。

似共织女期,秋宵苦霜露。

形式: 古风 押[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