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其三)题雨岩。岩类今所画观音补陀,岩中有泉飞出,如风雨声

补陀大士虚空,翠岩谁记飞来处。

蜂房万点,似穿如碍,玲珑窗户。

石髓千年,已垂未落,嶙峋冰柱。

有怒涛声远,落花香在,人疑是、桃源路。

又说春雷鼻息,是卧龙、弯环如许。

不然应是,洞庭张乐,湘灵来去。

我意长松,倒生阴壑,细吟风雨。竟茫茫未晓。

只应白发,是开山祖。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鉴赏

这首《水龙吟·其三》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作品,他以雨岩为题,描绘了一幅神秘而壮丽的自然景象。词中通过“补陀大士虚空”和“翠岩飞来处”的想象,将雨岩比作观音补陀的化身,暗示了其超凡脱俗的意境。接下来,他细致描绘了岩中的泉水,如蜂房般密集,如窗户般玲珑,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水滴从石髓中滴落的场景,仿佛千年冰柱,增添了神秘感。

词人进一步联想到怒涛声和落花香,营造出一种桃花源般的宁静与幽深,让人怀疑是否误入仙境。他还借“春雷鼻息”和“卧龙蜿蜒”之象,赋予雨岩动态的生命力,仿佛是洞庭湖的仙乐演奏之地,或是湘水女神的出没之所。

最后,词人将自己的感受融入其中,想象自己如长松般在风雨中低吟,对雨岩的来历和神秘力量感到困惑,只能感叹时间的沧桑和个人的衰老,将自己视为开山鼻祖般的见证者。整首词寓情于景,既有山水的壮丽,又有哲理的沉思,体现了辛弃疾豪放词风中细腻的情感表达。

收录诗词(762)

辛弃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140-1207

相关古诗词

水龙吟(其二)寄题京口范南伯家文官花。花先白次绿、次绯、次紫、唐会要载学士院有之

倚栏看碧成朱,等闲褪了香袍粉。上林高选,匆匆又换,紫云衣润。几许春风,朝薰暮染,为花忙损。笑旧家桃李,东涂西抹,有多少、凄凉恨。

拟倩流莺说与,记荣华、易消难整。人间得意,千红百紫,转头春尽。白发怜君,儒冠曾误,平生官冷。算风流未减,年年醉里,把花枝问。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水龙吟(其一)为韩南涧尚书甲辰岁寿

渡江天马南来,几人真是经纶手?

长安父老,新亭风景,可怜依旧!

夷甫诸人,神州沉陆,几曾回首!

算平戎万里,功名本是,真儒事、君知否?

况有文章山斗,对桐阴、满庭清昼。

当年堕地,而今试看,风云奔走。

绿野风尘,平泉草木,东山歌酒。

待他年整顿乾坤事了,为先生寿。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水龙吟

老来曾识渊明,梦中一见参差是。觉来幽恨,停觞不御,欲歌还止。白发西风,折腰五斗,不应堪此。问北窗高卧,东篱自醉,应别有,归来意。

须信此翁未死,到如今凛然生气。吾侪心事,古今长在,高山流水。富贵他年,直饶未免,也应无味。甚东山何事,当时也道,为苍生起。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水龙吟(其二)次年南涧用前韵为仆寿。仆与公生日相去一日,再和以寿南涧

玉皇殿阁微凉,看公重试薰风手。

高门画戟,桐阴阁道,青青如旧。

兰佩空芳,蛾眉谁妒,无言搔首。

甚年年却有,呼韩塞上,人争问、公安否。

金印明年如斗。向中州、锦衣行昼。

依然盛事,貂蝉前后,凤麟飞走。

富贵浮云,我评轩冕,不如杯酒。

待从公,痛饮八千馀岁,伴庄椿寿。

形式: 词牌: 水龙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