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江宰别

行李在门外,驾言归帝都。

三年宰杭州,警敏材有馀。

检身不容玷,清冰莹玉壶。

遇事有所立,风雨信不渝。

吐哺出延客,悬榻时待儒。

雅量不遗物,狙诈嗤庸奴。

胸中水鉴明,黑白分两途。

慈良恤民瘼,严惮戢黠胥。

去夏忽大饥,米粒贵比珠。

农民既无蓄,官廪素乏储。

君以身任责,询谋及樵苏。

声威耸邻寇,日赡几万夫。

一一劳措画,晨饭常至晡。

惜哉当路者,访问亦已疏。

此功肩古人,反与泛泛俱。

要当公论定,会有闻天衢。

我衰耕谷口,屹然如枯株。

他人不著眼,屡辱顾草庐。

脱略时辈礼,待以国士徒。

临别难为怀,欲赠将焉如。

但愿益磨砺,器宇恢远图。

贵富皆分内,青毡君岂无。

力疾出送别,酸风生道隅。

征旆不容驻,搔首空踌躇。

形式: 古风

翻译

行李置于门外,驾车回归京都。
在杭州为官三年,才智敏捷有过剩。
自身要求严格,如清冰照人,洁身自好。
遇到事情立场坚定,风雨无阻,始终如一。
热情款待宾客,常常留宿读书人。
胸怀宽广,鄙视欺诈之人。
心中明镜如水,是非分明。
对百姓慈爱,对奸猾官吏严厉。
去年夏天大饥荒,米价高昂如珠。
农民无粮储备,官库也储备不足。
您以身作则,连樵夫农夫都咨询意见。
您的声威震慑邻国,每日供给数万人。
细致规划,早饭直到午后还在忙碌。
可惜当权者疏于访问,未能赏识您的功绩。
您的功绩堪比古人,却被忽视。
公正的评价终会到来,您的名声将传扬天下。
我在山谷耕田,如同枯木般屹立。
他人无视我的存在,却多次来访寒舍。
您不拘小节,视我为国士。
离别之际难以言表,想赠之物不知如何是好。
只愿您继续磨炼,成就更远大的理想。
富贵都是应得,您难道没有青毡之志?
尽管力疾前来送别,路上风声凄凉。
车马不能停留,只能挠头遗憾离去。

注释

行李:个人物品。
门外:门外边。
驾言:驾车。
帝都:京都。
宰:治理。
杭州:地名。
警敏:敏锐。
材有馀:才能出众。
检身:自我检查。
玷:污点。
清冰:比喻清廉。
玉壶:比喻纯洁。
立:立场。
渝:改变。
吐哺:热情招待。
延客:邀请客人。
悬榻:预留床铺。
儒:读书人。
雅量:宽宏大量。
遗物:遗漏。
狙诈:欺诈。
庸奴:平庸之人。
水鉴:明镜。
黑白:是非。
恤:体恤。
瘼:疾苦。
黠胥:狡猾的官吏。
大饥:严重饥荒。
珠:珍珠。
官廪:官府仓库。
乏储:缺乏储备。
询谋:询问计策。
樵苏:砍柴割草的人。
耸邻寇:震慑邻国。
几万夫:数万人。
劳措画:精心安排。
晡:午后。
当路者:当权者。
访问:探访。
泛泛:普通。
俱:一起。
公论:公众评价。
闻天衢:传扬天下。
耕谷口:山谷耕田。
屹然:直立。
屡辱:多次屈尊。
草庐:简陋的房屋。
脱略:不拘礼节。
国士:国士级人物。
赠:赠送。
将焉如:拿什么赠予。
益磨砺:更加磨炼。
器宇:气度。
青毡:典故,指高官显位。
岂无:难道没有。
力疾:尽力支撑。
酸风:凄冷的风。
征旆:旗帜。
驻:停留。
搔首:抓头。
踌躇:犹豫。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对朋友离别之情和对其品德的赞赏之意的诗篇。诗人以深沉的情感描述了与友人的分别,通过对朋友公正无私、廉洁自持、关心百姓等优秀品质的描绘,展现了自己对朋友的高度评价和不舍的别情。

"行李在门外,驾言归帝都。" 这两句诗描写了朋友即将离开的景象,表达了分别的迫近感。

"三年宰杭州,警敏材有馀。检身不容玷,清冰莹玉壶。" 这几句通过对朋友在官场上的表现进行赞扬,形象地描绘了其高洁如玉、廉洁自持的品格。

"遇事有所立,风雨信不渝。吐哺出延客,悬榻时待儒。雅量不遗物,狙诈嗤庸奴。" 这些句子进一步强化了对朋友品德的肯定,不仅在于其坚守原则、待人接物的态度,更体现在处理事情上的公正无私。

"胸中水鉴明,黑白分两途。慈良恤民瘼,严惮戢黠胥。" 这里形容朋友心如明镜,能够洞察事物的本质,并且对待百姓有着深切的同情和责任感。

接下来的诗句则描述了一个饥荒年景中官吏与民众的苦难,以及朋友在此期间所表现出的领导才能和对民众的关怀。通过这些描写,诗人不仅表达了对朋友个人的尊敬,更是对其作为官员的能力和品德给予了高度评价。

最后,"但愿益磨砺,器宇恢远图。贵富皆分内,青毡君岂无。力疾出送别,酸风生道隅。征旆不容驽,搔首空踌躇。临别难为怀,欲赠将焉如。" 这些句子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祝愿,以及对分别之情的深切感受。

综上所述,这首诗是一篇以高度艺术性和真挚情感赞美友人的作品,它不仅展示了古代文人对于品德和才华的崇尚,更是对友谊深沉情感的一种表达。

收录诗词(244)

李吕(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卒于宁宗庆元四年,年七十七岁。端庄自重。年四十,即弃科举。好治易,尤留意通鉴。教人循循善诱,常聚族百人,昕夕击鼓,聚众致礼享堂,不以寒暑废。吕著有《澹轩集》十五卷,《国史经籍志》传于世

  • 籍贯:记诵过
  • 生卒年:1122—1198

相关古诗词

送吴晦叔赴廷试

我昔游白鹤,山川气雄深。

邂逅识吾子,戛然唳孤音。

日日望飞鸣,洄洑乃至今。

玉美出坚璞,木老生乔林。

书生未足道,聊用慰苦心。

始驾百斛船,挂帆发江浔。

破浪当自兹,意象殊骎骎。

天方拓王度,清问虚宸襟。

调毫写胸臆,气力戈鋋森。

荷衣缚异时,恐为寒蝉瘖。

江城惜此别,风雪作昼阴。

何以托远怀,酌酒拊剑镡。

湖海气摇薄,激烈愁端侵。

唯应白云梦,夜夜飞遥岑。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送赵彦修

六月红尘如火烈,朝来一雨炎威歇。

渐看蘋末起凉飔,推上冰轮作清绝。

王孙叱驭欲何之,直向铨曹射佳阙。

天生良才必有用,岂应付与哙等埒。

几载低头丐祠禄,岁寒颇获固穷节。

傥逢佳士重荐论,平视朝绅可颃颉。

顾我幽居苦羞缩,却扫柴门学藏拙。

每向水边狎鸥鸟,未遑郊外习绵蕝。

君能脱略时从游,尝鼎一脔端可别。

临行尚作半日留,满泛青瓷话离别。

秋风若遇南飞鸿,好寄一声慰骚屑。

形式: 古风

送高丞别

君侯七闽英,学问早有馀。

年时犹未冠,鼓箧游上都。

文成笔五色,四海仰名誉。

调丞尉江邑,有实不愿图。

朅来对二松,清襟映冰壶。

粹然眉睫间,未变庠序儒。

胸中浩然气,固已雄万夫。

我穷卧洲渚,江鸥以为徒。

屡枉高轩过,峨冠讲唐虞。

驰骋文史乐,时得陪卷舒。

瓜代遽及期,此情将焉如。

耻作儿女态,挥泪沾衣裾。

虎溪岂限我,足创方趑趄。

怅望不远送,搔首空踌躇。

所觊善行李,早达三山隅。

安居未容久,快作朝省趋。

用贤世所急,君才应时需。

愿补仲山衮,再矢皋陶谟。

勿以得失虑,行当翱天衢。

愧乏折箠赠,短篇见区区。

他时旧交念,阔㾫寄樵渔。

形式: 古风

送黄仲甄赴廷试

我昔尝为东南行,烦君载酒送城阈。

酒阑上马意恻怆,似叹飞沉异鳞翮。

我言君岂哙等伍,霜蹄偶蹶未为失。

整衔易辔便千里,宁比驽骀才寸尺。

转头日月曾几何,君已声名满蟾窟。

笑呼扁舟下吴会,去意猛作秋鹰掣。

君家艺德知何年,弟兄头角俱突兀。

仙枝万丈不供折,人家生子叹豚犊。

春归洲渚波面肥,江神为君好风日。

君王正御紫宸朝,蜀士半居青琐闼。

牵联即日九天上,判司卑凡等厮役。

向来于我作鱼羡,吾今洗眼看鹏击。

人生行止特未定,遇坎乘流听造物。

唯有名节不可污,与君相期保黄发。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