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黄仲甄赴廷试

我昔尝为东南行,烦君载酒送城阈。

酒阑上马意恻怆,似叹飞沉异鳞翮。

我言君岂哙等伍,霜蹄偶蹶未为失。

整衔易辔便千里,宁比驽骀才寸尺。

转头日月曾几何,君已声名满蟾窟。

笑呼扁舟下吴会,去意猛作秋鹰掣。

君家艺德知何年,弟兄头角俱突兀。

仙枝万丈不供折,人家生子叹豚犊。

春归洲渚波面肥,江神为君好风日。

君王正御紫宸朝,蜀士半居青琐闼。

牵联即日九天上,判司卑凡等厮役。

向来于我作鱼羡,吾今洗眼看鹏击。

人生行止特未定,遇坎乘流听造物。

唯有名节不可污,与君相期保黄发。

形式: 古风

翻译

我曾经往东南方向远行,劳烦你驾车送我到城门边。
酒尽后我骑马离去,心情悲凉,仿佛感叹各自命运如飞鸟沉浮不同。
我说你怎能与那些庸人相比,偶尔跌倒不算什么过失。
换上新鞍,你就能驰骋千里,怎能与那些劣马相比,只配在小道上行走。
转眼间时光匆匆,你的名声已在月亮之上盛传。
笑着招呼小船,你要去吴越之地,像秋鹰般迅猛决绝。
你家世代才艺出众,兄弟们才华横溢。
家族的荣耀如同参天大树,不容轻易折断,而寻常人家的孩子只能感叹平凡。
春天归来,水洲之上波光粼粼,江神也为你的生活带来美好。
君王正在紫宸殿主持朝政,蜀地士人大多身居要职。
如今你即将高升,地位非凡,不再是低微的仆役。
过去我羡慕你如鱼儿,现在我以鹏鸟的眼光看你飞翔。
人生道路变化无常,顺境逆境由天决定。
只有名誉节操不能玷污,我们约定一起保持清白直到老去。

注释

东南行:往东南方向远行。
烦君:麻烦您。
城阈:城门边。
哙等伍:庸俗的人群。
霜蹄:形容马蹄。
蹶:跌倒。
整衔易辔:更换马具,准备出发。
驽骀:劣马。
转头日月:时间过得很快。
声名满蟾窟:名声流传广泛。
扁舟:小船。
吴会:吴越地区。
猛作秋鹰:迅猛如秋鹰。
艺德:才艺和品德。
豚犊:比喻平凡的人。
洲渚:水中的陆地。
江神:对江水神灵的称呼。
紫宸朝:皇宫。
青琐闼:宫中高级官员的住所。
九天:极高的地位。
判司:官职名。
厮役:仆役。
鱼羡:羡慕鱼儿的自由。
鹏击:大鹏展翅飞翔。
坎乘流:遭遇困难顺应潮流。
造物:大自然。
黄发:指老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沆的作品,名为《送黄仲甄赴廷试》。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其未来前程的美好祝愿。

首先,诗人提到自己曾经前往东南地区,并请朋友为他准备酒水以示欢送。这不仅是对朋友的一种依赖,更体现了他们之间的情谊深厚。接着,“酒阑上马意恻怆”一句传递出一种离别的伤感和对未来未知的复杂情绪。

诗人随后表达了自己对黄仲甄能力的认可和信任,以及他认为朋友即将踏上的千里之旅,并非易事。通过“宁比驽骀才寸尺”一句,强调了诗人的这种自信。

时间流逝,“转头日月曾几何”,黄仲甄已声名显赫,而诗人则仍在原地。他们之间的友情和彼此的承诺,如同“笑呼扁舟下吴会”一般,经久不衰。

随后,诗人提及黄家世代的文艺之风,以及他们家族中人才辈出。这里通过“仙枝万丈不供折”来比喻其才能之高不可攀。

最后,诗人祝愿黄仲甄一路顺风,一切顺利,并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保持节操的重要性。这从“唯有名节不可污,与君相期保黄发”中可以明显感受到。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谊和高超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古代士人对友情、人格和未来抱负的一种理想追求。

收录诗词(244)

李吕(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卒于宁宗庆元四年,年七十七岁。端庄自重。年四十,即弃科举。好治易,尤留意通鉴。教人循循善诱,常聚族百人,昕夕击鼓,聚众致礼享堂,不以寒暑废。吕著有《澹轩集》十五卷,《国史经籍志》传于世

  • 籍贯:记诵过
  • 生卒年:1122—1198

相关古诗词

适见诸公咏梅之什因用其韵率作者同赋

影落林塘凹,斜入茅檐角。

月黑缟袂逢,天寒翠袖薄。

世无杜陵人,清吟久零落。

诗魂不可招,远水谁当酌。

形式: 古风

家有含笑花开因成三首(其三)

花开哂群芳,叶密相映带。

根移下岩谷,本无尘俗态。

紫萼半含羞,翻嫌污香黛。

我欲谱此花,法书今乏蔡。

形式: 古风

家有含笑花开因成三首(其二)

正色巧遮藏,天香清可带。

若为忍一噱,耻效嬛薄态。

奴红春事退,绝意矜粉黛。

质素本任真,藻棁鄙居蔡。

形式: 古风

家有含笑花开因成三首(其一)

山花弄春妍,紫雾巧映带。

凝羞香乍吐,颦蹙有馀态。

芍药畏阳艳,愁红争敛黛。

幽姿小嫣然,已复倾下蔡。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