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题落笔峒(其一)

袖拂仙风上翠微,山禽窥我怪儒衣。

岩编石室真奇趣,烟盖云幢似远围。

彩笔不随仙子去,青峰空伴野云飞。

我来续就承天赋,铁笛一声横鹤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衣袖轻拂仙风,飘向青翠山巅,山中的鸟儿好奇地打量我的儒者衣裳。
岩洞里的石室充满奇妙趣味,缭绕的烟雾和云朵像远方的屏障。
彩色的笔不再跟随仙子离去,青色山峰独自陪伴着野云飘荡。
我来到这里,继续书写大自然的馈赠,一曲铁笛声中,与白鹤一同归去。

注释

翠微:青翠的山巅。
儒衣:儒者的衣服。
岩编石室:岩石建造的洞穴。
烟盖云幢:缭绕的烟雾和云朵。
铁笛:金属制成的笛子。
横鹤归:与白鹤一起归去。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许源的作品,名为《和题落笔峒(其一)》。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描写山中生活、表现个人隐逸情怀的诗句。

“袖拂仙风上翠微”,开篇即以轻柔的动作与神秘的仙境相连,形象地展现了诗人置身于高远幽深的自然环境之中。这里的“袖”指的是衣袖,而“拂”则是轻抚的意思,“翠微”则是一种绿色,也常用来形容山峦的颜色。

接下来的“山禽窥我怪儒衣”,诗人穿着古代士人的服饰,在山林中显得与众不同。这里的“山禽”指的是山中的鸟类,“窥”是偷看的意思,“儒衣”则特指儒生(即后来的文人、读书人)的服装。

第三句“岩编石室真奇趣”,诗人居住在由岩石构成的洞穴之中,环境别致而有趣。这里的“岩编”形容岩石交织如编织物,而“石室”则是用石头建造的房间。

第四句“烟盖云幢似远围”,描绘的是山中的景象,烟雾缭绕,如同云气形成了一个遥远的包围。这里的“烟盖”指的是被烟雾笼罩,“云幢”则是云气汇聚如帐幕。

诗人在第五句中写道:“彩笔不随仙子去,青峰空伴野云飞。”这里表达了诗人对画艺的热爱,以及他选择留在山中的决心。虽有“仙子”邀请,但他拒绝了,因为他的灵感和创作对象是这片山川,而不是追随世间的繁华。

最后两句“我来续就承天赋,铁笛一声横鹤归。”诗人自诩为能继承天地之才华,他的艺术创造如同天赋予他的使命。同时,“铁笛”象征着一种清高脱俗的声音,而“横鹤归”则描绘了鹤在空中自由翱翔的景象,寓意诗人心灵的自在飞扬。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和个人情感的表达,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艺术与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2)

许源(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万山

平时西北望山峰,我忽西行山忽东。

东望不如西望好,只缘身已出山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赠祈雨僧彦圆

净戒当年赛愿身,积薪危坐志通神。

应诚甘霔苏群品,今有高人继后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福延院

一山屈曲如回肘,前有虎眠当水口。

阴森万木绿参天,秀色峥嵘欲飞走。

神仙渺邈不可问,箫鼓尚能喧耳否。

朝风暮雨无岁年,应是苍苔暗科斗。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方舍舟九江适会仆射相公道过二林得非所期相顾叹息辄为长句用志胜游且以叙别

公为逐客向何州,我亦求家赋远游。

邂逅二林成晤赏,寂寥千古想风流。

玉锵溪堰凉吹榻,盖偃松萝翠满楼。

明日分携重回首,炉峰空见紫烟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