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蜀公挽诗(其七)

关雎久盈耳,魏阙亦游心。

不废江湖乐,亲调钟磬音。

九重初击拊,千代正哇淫。

器在人亡矣,哀哉泪满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长久以来,关雎之歌萦绕耳边,朝廷的雄伟也牵动着我的心。
我并未放弃享受江湖的乐趣,亲自调整钟磬的音律。
在深宫中首次奏响,千年的传统音乐回荡其中。
乐器虽在,但演奏者已逝,令人悲痛,泪水湿透衣襟。

注释

关雎:古代诗歌《诗经》中的篇名,象征美好的爱情。
魏阙:古代宫殿前的高大建筑,象征朝廷或国家。
江湖乐:指自由自在的生活,远离官场的娱乐。
钟磬:古代的打击乐器,用于祭祀或音乐表演。
九重:古代对皇宫的隐喻,表示深度和尊贵。
击拊:敲击乐器,这里指宫廷音乐演奏。
哇淫:形容音乐悠扬动听。
器在人亡:乐器还在,但演奏的人已经不在。
哀哉:表达深深的哀伤。
泪满襟:泪水浸湿了衣襟,形容极度悲伤。

鉴赏

这首词是宋代词人李廌的《范蜀公挽诗(其七)》。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词通过对古代名胜关雎、魏阙的描绘,抒发了词人对于历史沧桑和个人生命易逝的感慨。

“关雎久盈耳”一句,通过听觉的细节刻画出诗人长时间沉浸在关雎的美景中,同时也映射出诗人内心对古典文化的深厚情怀。紧接着,“魏阙亦游心”则表明诗人的心灵不仅停留在听觉享受上,还通过对历史遗迹的漫游,来丰富和深化自己的精神世界。

“不废江湖乐,亲调钟磬音”显示了诗人尽管面临生离死别,但仍旧保持着对生活美好的感知,并且能够亲自享受音乐带来的愉悦,这也体现出词人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九重初击拊,千代正哇淫”则是对历史的沉思和反省。这里,“九重”指的是皇宫,也可能隐喻着朝代更迭的历史长河,而“千代”则强调了时间的漫长和历史事件的累积效应。这两句通过对古代宫廷乐声的描绘,表现出词人对于过去繁华、现在荒凉的历史变迁的感慨。

最后,“器在人亡矣,哀哉泪满襟”则是词人面对历史遗物和先人已逝的现实,不禁感慨系之。这里“器”指的是古代的乐器,而“人亡”则指的是曾经擅长演奏这些乐器的人们已经不在。这两句通过对器物与人的关系的反思,表达了词人对过往美好时光无法挽回的哀伤之情。

总体来说,这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观、历史遗迹和个人感受的交织,展现了一种深沉而复杂的情感世界。诗人的语言运用精炼而富有表现力,将个人的悲欢喜乐与历史的大背景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

收录诗词(437)

李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 字:方叔
  • 号:德隅斋
  • 籍贯:华州(今陕西华县)
  • 生卒年:zhì)(1059-1109

相关古诗词

范蜀公挽诗(其五)

直气犯荆舒,承明下玉除。

禁林馀谏藁,蜀道拥安车。

自谓三宜去,吾知众莫如。

谁为忠义传,事事举堪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范蜀公挽诗(其六)

嗣皇思故老,趣诏侍筵经。

驷马空频驾,高鸿本自冥。

苍生虽绝望,盛德愈流馨。

出处俱全节,辉光并日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范蜀公挽诗(其三)

庆宁虽首议,濮庙一何公。

君子初无党,贤臣惟尽忠。

死生全大节,社稷倚元功。

疾彼梁丘子,依违秪尚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范蜀公得请再致仕蜀公作诗命某次韵

老恋林泉拒衮衣,高山景行众思齐。

久膺重任当先觉,独以清风激众迷。

越相家声千载后,商公旧隐白云西。

坐令贪懦趋忠厚,寄语狂童勿芥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