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八月繁云连九月,两回三五晦漫漫。
一年怅望秋将尽,不得常娥正面看。
诗人以八月繁云连绵至九月,描绘出时间的流转和季节的更迭。"两回三五晦漫漫"中,“两回”指的是太阳和月亮运行的周期,“三五”则是十五天,一晦一明,暗示了光阴的交替和日月星辰的自然规律。这两句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对宇宙运行规律的观察与思考。
接着,"一年怅望秋将尽,不得常娥正面看"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的感慨。"怅望"一词充满了无奈和悲凉,透露出一种对美好事物即将消逝的不舍。而“不得常娥正面看”则是说诗人无法直接面对秋天即将结束这一事实。在这里,“常娥”指的是月亮,这一比喻增添了一份神秘和梦幻色彩,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季节更替以及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悟。语言简洁而富有表现力,每一句都含蕴着丰富的情感和深邃的哲理,是一首意境深远、情感真挚的佳作。
不详
唐代(约公元八一三年、唐宪宗元和中前后前后在世)诗人,代表作《奉酬元相公上元》。《全唐诗》录存一卷
皎皎秋空八月圆,常娥端正桂枝鲜。
一年无似如今夜,十二峰前看不眠。
四天净色寒如水,八月清辉冷似霜。
想得越人今夜见,孟家珠在镜中央。
今年八月十五夜,寒雨萧萧不可闻。
如练如霜在何处,吴山越水万重云。
洛下三分红叶秋,二分翻作上阳愁。
千声万片御沟上,一片出宫何处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