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四日夜刀坑口对月奉寄王子难子闻适用

去年对月庐陵郡,醉留歌舞蹋金沙。

今年今夕千峰下,新磨古鉴动菱花。

寒藤老木被光景,深山大泽皆龙蛇。

西风为我奏万籁,落叶起舞惊栖鸦。

遥怜城中二三友,风流惯醉玉钗斜。

今夕传杯定何处,应无二十四琵琶。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翻译

去年在庐陵郡赏月,沉醉中留下歌舞在金沙滩。
今年此刻身处千峰之下,新磨的古镜中映照出菱花般的光影。
寒冷的藤蔓和老树沐浴着月光,深山大湖中仿佛藏着龙蛇般神秘。
秋风为我演奏大自然的乐章,落叶飘舞惊飞了栖息的乌鸦。
远方的朋友啊,你们在城里想必也正陶醉于酒宴,玉钗斜插,风流倜傥。
今晚举杯畅饮会在何处?想来不会再有那二十四弦琵琶的悠扬声响起。

注释

去年:指过去的一年。
庐陵郡:古代地名,今江西吉安一带。
醉留:喝醉后停留。
金沙:比喻月光或沙滩上的金色光芒。
新磨:新近打磨。
古鉴:古老的镜子。
菱花:形容月光或镜子中的波纹像菱花。
寒藤老木:寒冷季节里的老藤和树木。
光景:景象。
皆龙蛇:形容深山大泽中的神秘气氛。
西风:秋风。
万籁:各种声音。
遥怜:远远地怀念。
玉钗斜:形容女子饮酒时的仪态。
传杯:传递酒杯共饮。
二十四琵琶:泛指众多乐器,此处可能暗示宴会的热闹。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八月十四日夜刀坑口对月奉寄王子难子闻适用》,通过对去年和今年中秋月夜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和友人生活的想象与怀念。首句“去年对月庐陵郡”回忆了去年在庐陵郡赏月的情景,接着写到“醉留歌舞蹋金沙”,描绘了热闹欢腾的聚会场面。

今年中秋,“今年今夕千峰下,新磨古鉴动菱花”,诗人身处千峰之下,月光如镜,照见了岁月的痕迹。接下来,“寒藤老木被光景,深山大泽皆龙蛇”运用比喻,将月光下的自然景象描绘得生动而神秘,暗示着时光的流转和生命的活力。

“西风为我奏万籁,落叶起舞惊栖鸦”进一步渲染了秋夜的寂静与壮美,西风吹过,万物共鸣,落叶飘落,连栖息的乌鸦也被惊动。诗人遥想城中的朋友,“遥怜城中二三友,风流惯醉玉钗斜”,想象他们在月夜中的潇洒生活,不禁生出几分羡慕。

最后两句“今夕传杯定何处,应无二十四琵琶”以疑问收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聚会的猜测,猜测他们是否还像去年一样,有音乐相伴,但又似乎少了往日的热闹。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过去的回忆,又有对当前的感慨,以及对远方友人的思念,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友情和对生活的细腻感受。

收录诗词(2359)

黄庭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 字:鲁直
  • 号:山谷道人
  •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 生卒年:1045.8.9-1105.5.24

相关古诗词

八音歌赠晁尧民(其二)

金荷酌美酒,夫子莫留残。

石有补天材,虎豹守九关。

丝窠将柳花,入户扑衣冠。

竹风摇永日,思与子盘桓。

匏瓜岂无匹,自古同心难。

革急而韦缓,只在揉化间。

木桃终报汝,药石理予颜。

形式: 古风

八音歌赠晁尧民(其一)

金生寒沙中,见别会有时。

石上千年柏,材高用苦迟。

丝乱犹可理,心乱不可治。

竹斋闻履声,乃是故人来。

匏苦只多叶,水深难为涉。

土床不安席,象床卧烨烨。

革与井同功,守道非关怯。

木直常先伐,樗栎万世叶。

形式: 古风

几复读庄子戏赠

蜩化抢榆枋,鹏化抟扶摇。

大椿万岁寿,粪英不重朝。

有待于无待,定非各逍遥。

譬如宿舂粮,所诣岂得辽。

漆园槁项翁,闻风独参寥。

物情本不齐,显者桀与尧。

烈风号万窍,杂然吹籁箫。

声随器形异,安可一律调。

何尝用吾私,总领使同条。

惜哉向郭误,斯文晚未昭。

胡不弃影事,直以神理超。

木资不才生,雁得不才死。

投身死生中,未可优劣比。

深藏无所用,一寓不得已。

逍遥同我谁,岁暮于吾子。

形式: 古风

几复寄槟榔且答诗劝予同种复次韵寄之

少来不食蚁丘浆,老去得意漆园方。

鉴中已失儿时面,忍能乞与兵作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