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曹子方诗集后

横槊当年知阿瞒,后来谁复识波澜。

两苏门地陪高咏,千古文章得细论。

耆旧只今无此语,风流端要善清言。

想当巧匠傍观处,洗尽人间斧凿痕。

形式: 七言律诗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庭圭对曹子方诗集的题跋,通过对曹子方诗歌艺术的赞赏,展现了对古代文人风骨与才华的钦佩。诗中以“横槊当年知阿瞒”开篇,巧妙地将曹子方与曹操相提并论,暗示了曹子方在文学上的雄心与才情。接着,“后来谁复识波澜”一句,表达了对曹子方诗歌深邃意境的赞叹,认为其作品如同波澜壮阔,难以被后来者完全理解或欣赏。

“两苏门地陪高咏”,这里借用了苏轼和苏辙(两苏)的典故,意指曹子方的诗歌与苏氏兄弟的作品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宋代文学的高峰。而“千古文章得细论”则强调了曹子方诗歌的深度与价值,值得后世细细品味与探讨。

“耆旧只今无此语,风流端要善清言”两句,既是对曹子方个人风格的赞美,也暗含了对当今文坛缺失类似才华的感慨。最后一句“想当巧匠傍观处,洗尽人间斧凿痕”则是对曹子方诗歌艺术的高度评价,认为他的作品如同巧匠之手,能够去除世间的一切雕琢痕迹,展现出自然与纯粹之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是对曹子方诗集的赞誉,也是对古代文人精神境界的向往与追求,体现了诗人对文学艺术深刻的理解与独到的见解。

收录诗词(854)

王庭圭(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韵刘升卿惠焦坑寺茶用东坡韵

日出城门啼早鸦,杖藜投足野僧家。

非关西寺钟前饭,要看南枝雪里花。

玉局偶然留妙语,焦坑从此贵新茶。

刘郎寄我兼长句,落笔更如锥画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严子陵钓台

巨石崔嵬枕碧流,何人曾此坐垂钩。

足加帝腹动星象,手把渔竿还故邱。

固异山灵回俗驾,不因鲈鲙忆吴洲。

当时冠剑今何在,独有高台万古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送刘美中舍人赴漳州二首(其一)

一麾初出银台路,手把漳南玉兽符。

闾里高门容驷马,旗旄夹道拥前驱。

两科名姓惊天地,西掖文章似典谟。

诗卷从教传海贾,钓竿未肯拂珊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送刘美中舍人赴漳州二首(其二)

漳浦城高南斗边,朱旗遥拂紫薇躔。

远民初识玉皇吏,属邑行瞻刺史天。

此日分携云际寺,老僧留酌石间泉。

祝公名宦何时了,了却归来作地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