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释居简所作的《偈颂一百三十三首》中的第一百三十首。诗中以自然景象为喻,表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首句“未得黄梅山里信”,黄梅时节是江南特有的景象,常与雨水、丰收相关联,此处暗喻人生未得佳音或未见成果。接着,“先开大庾岭头花”则描绘了在黄梅时节之前,大庾岭上已绽放花朵,象征着事物的发展往往不按常规出牌,有时会提前展现其美好。
“如何种柏栽松手,流入担柴卖筊家。”这两句诗运用了对比手法,前一句提到种树,后一句则提到卖柴,形成鲜明对照。种树需要耐心和长远的规划,而卖柴则是即时的生计所需。这里通过对比,反映了人生的两种不同追求:一种是追求长远的、有深意的目标(如种树),另一种则是为了生存而不得不从事的、较为世俗的工作(如卖柴)。诗人借此表达了一种对人生选择的思考,即在追求理想与满足基本生活需求之间,人们往往面临着艰难的选择。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寓言般地探讨了人生道路的选择与生活的真谛,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