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嵩高发灵源,北望洛阳注。
清流引河汉,白气横云雾。
英雄惜此地,百万曾相拒。
近代无战争,常人自来去。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范仲淹所作的《和人游嵩山十二题》系列中的第一首,题为“公路涧”。诗中,诗人站在嵩山之巅,远眺洛阳,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象。"嵩高发灵源",开篇即点出嵩山的崇高地位和其蕴含的灵秀之气。"清流引河汉,白气横云雾",通过流水与云雾的描绘,展现出山涧的清澈与神秘,仿佛连通着天地间的浩渺。
接着,诗人借历史典故,提及英雄豪杰对这片土地的敬畏和争夺,"英雄惜此地,百万曾相拒",暗示了嵩山在古代战争中的重要地位。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近代无战争,常人自来去”,现在的嵩山已远离烽火,成为普通人游览的寻常之地。
整首诗以山水起兴,融入历史感慨,体现了范仲淹对于自然与人文的交融理解,以及对和平宁静生活的向往。
不详
汉族,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世称“范文正公”。文学素养很高,写有著名的《岳阳楼记》
天门绝境游,熙然揖灏气。
下顾莽苍间,云雷走平地。
天威不远人,孰起欺天意。
岳顶见天池,神异安可度。
勿谓无波涛,云雷有时恶。
乘此澄清间,吾缨可以濯。
传闻王子仙,涧边遗一骥。
当时青云路,鸡犬亦可致。
未必真龙媒,悠悠在平地。
天门有灵泉,埃尘未尝至。
日月自高照,云霞亦辉庇。
惟抱夷齐心,饮之可无愧。